污泥溶胞一水解酸化-CAS减量工艺中试设计及研究
【摘要】:
基于污泥溶胞-微生物的隐性生长过程的污泥减量化方法是目前解决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利余污泥的重要途径,其中污泥溶胞技术成为了该工艺的核心与关键。本论文采用碱/超声波-水解酸化-CAS工艺实现利余污泥的减量化,研究了不同破壁方法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并在小试实验结果基础之上,进行了该工艺中试项目的设计及计算。
水解酸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2 h的水解酸化反应,20%接种比下的水解酸化COD溶出率和VFAs产生量最高;浓缩12h后的污泥有利于水解酸化;并且比较了碱、碱/超声、碱/热和碱/TW.80这四种污泥溶胞方法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通过酸化率的比较后发现碱/超声优于其他。
实验室小试实验利余污泥经过碱/超声波-水解酸化后重新回流到曝气池中进行隐性生长,经过30 d的稳定运行,减量化程度达到79%。在此实验基础之上,对碱/超声波-水解酸化-CAS整体工艺进行了设计计算与经济成本分忻。设计了日处理水量400m3/d,产生的利余污泥浓缩到含水率97.5%,加入214g/L的氢氧化钠,超声波反应器的装填体积为O.5L,超声时间5.66s,溶胞率达到25%,溶胞后的污泥需要进行静置反应约10 h,以充分利用碱的溶胞效果,并有利于后续的水解酸化。污泥水解酸化提高可生化性后,再回流到曝气池中进行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化工艺,设计目标为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实现污泥66.8%的减量化效果,并且经济成本比传统污泥处置成本更为节约。
设计中实现了浓缩到不同含水率的污泥;超声设备倾斜放置实现污泥的薄层超声;水解酸化停留时间可灵活调整;水解酸化时采用2000 w加热功率的水浴加热,通过铜质蛇形管在自制的容器中对污泥进行加热。根据水解酸化反应器中污泥流动特点,设计了4叶45°斜桨,采用无挡板永田经验公式计算了该浆的临界搅拌速率,并计算了相应的电机功率。
|
|
|
|
1 |
郝桂珍;高永;冀红亮;;水解酸化+SBR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2 |
赵一霖;宋子岭;顾连军;;水解酸化+CASS工艺处理畜禽养殖业废水[J];煤炭技术;2008年08期 |
3 |
王海霞;陶永庆;仲伟华;;化学合成制药综合废水的处理[J];化学工程师;2009年04期 |
4 |
郑洪伟;兰景元;史仁明;;低能耗水解酸化/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及运行[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0期 |
5 |
夏邦天;郑广宏;乔俊莲;邹斌;徐远雄;;聚氨酯合成革废水处理工程实例[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4期 |
6 |
袁守军,郑正,孙亚兵,朱宛华;水解酸化-两级接触氧化法处理中药废水[J];环境工程;2004年04期 |
7 |
李亚静,孙力平;水解酸化提高维生素B_1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试验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8 |
杨健,王士芬,俞勤;感光胶片废水的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试验[J];上海环境科学;1999年06期 |
9 |
杨惠芳,蒋宏伟,陈瀚,张森林;季戊四醇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1年01期 |
10 |
周变红;制革废水处理工艺的新构思[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1 |
王大军,单连斌;填料式水解酸化——SBR法组合工艺处理乳品污水[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年01期 |
12 |
王民;王延峰;金亚斌;;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电厂废水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7年05期 |
13 |
王淦;汪家权;谢荣焕;;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化工综合废水[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年06期 |
14 |
骆燕萍;冯臣;;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因素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
15 |
刘义,张兆昌;水解酸化—气浮—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的研究[J];环境工程;1998年05期 |
16 |
郑永东,白端超;A—O工艺中水解(酸化)系统的微生物生态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探讨[J];工业水处理;1998年01期 |
17 |
郑书忠,王忠诚,徐庆源,张艳芳,戴瑞泉,季青;混凝—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J];工业水处理;2000年08期 |
18 |
胡锋平,刘建斌;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肉类加工废水[J];给水排水;2001年09期 |
19 |
石虹,任志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1年04期 |
20 |
曹敬华,黄铭国;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啤酒废水的设计及运行[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