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过滤器检测系统混匀装置的优化研究
【摘要】:随着空气洁净技术的发展,对高效过滤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过滤器检测技术及标准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检测系统都比较庞大,难以适应小空间内的过滤器原位检测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有限空间内的高效过滤器检测系统进行研究。鉴于此,本论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效过滤器检测系统中的混匀装置的小型化进行研究。
本课题首先分析了各国高效过滤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针对过滤器检测系统中混匀方式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变径段、变径段与挡板组合、变径段与孔板组合、变径段与扇叶组合及混合孔板与挡板组合等混匀方式进行研究。数值模拟优化中主要参考了日本洁净室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中推荐的混匀方法,提出了变径段及混合孔板与挡板组合两种混匀方式,并据此建立物理数学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这两种混匀方式进行优化研究。在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搭建实验台,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然后对变径段与挡板组合、变径段与孔板组合及变径段与扇叶组合等混匀方式进行实验优化研究。在模拟和实验的过程中,分别对气流的速度场和气溶胶浓度场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了各混匀方式均流与均浓的一致性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变径段与挡板组合、变径段与孔板组合及混合孔板与挡板组合三种混匀方式在短距离内均不能满足均流和均浓的要求;变径段和变径段与扇叶组合两种方式的均浓效果都很好,但在均速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变径段混匀方式在短距离内速度分布很不均匀,中心部位速度过高,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损坏过滤器,而变径段与扇叶组合方式的速度场均匀性则满足标准要求。
|
|
|
|
1 |
马雄波;王永章;;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放电状态检测系统[J];机械与电子;2006年03期 |
2 |
邱荣华;段志善;刘晓宁;;模式识别在发电机局部放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J];西北水力发电;2006年03期 |
3 |
侯士荣
,侯海宝
,纪瑞贤;电子管厂玻璃刻线版厂房设计[J];建筑学报;1981年08期 |
4 |
高从庆;;高压造型线采用微机在线检测[J];汽车科技;1987年05期 |
5 |
光耀华;;岩石试验多功能检测系统通过技术鉴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
6 |
王新华;狄景;郭强;娄钧仁;;单片机在电冰箱检测系统中的应用[J];家电科技;1991年05期 |
7 |
王志祥,何志敏,周明;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固定床内示踪剂浓度检测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2年04期 |
8 |
冯红健;;一种新型的固体流量检测系统[J];计量技术;1992年10期 |
9 |
张辉;检测系统的冗余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1期 |
10 |
王群;吴宁;苏向丰;;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检测的一种新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1997年01期 |
11 |
章崇任;;车载型作业环境检测系统[J];工程机械文摘;1999年05期 |
12 |
S.T.Brown;居连元;;离子束质谱测定法对空气中有机蒸汽的检测和鉴别以及电离检测系统工作机理的确定[J];舰船防化;2000年04期 |
13 |
何宏,童锡骏,安源;对单片机检测系统中数字滤波的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4 |
王晓君;沙占友;张永昌;;美国IAAX6576/6577集成温度传感器[J];电工技术;2002年05期 |
15 |
付兴振,李元垒,李颖映;航空射投控制机构综合检测系统的设计[J];航空兵器;2003年06期 |
16 |
万雅竞;房继虹;林贤聪;林勃浩;;板坯连铸机辊缝检测系统[J];工业计量;2003年S1期 |
17 |
肖琴;赖晓阳;;智能式断路器可靠性检测系统[J];电工技术;2003年03期 |
18 |
熊凯,侯民贤,叶关荣;基于颜色VEP的色觉缺陷检测系统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
19 |
刘雪平;应用于桥梁检测中光纤应变传感器测试系统[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20 |
郭晨霞,陈鸿;基于SPCE061A的断线检测系统中信号采集设计[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