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信、信息与中国证券市场资产价格行为研究
【摘要】:过度自信作为有限理性投资者最主要的心理特征之一,通过作用于投资者对于信息结构的处理方式及其交易行为对证券市场中的资产价格行为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框架下,基于过度自信及信息流动机制对证券市场资产价格行为的系统研究便格外重要。本文在过度自信视角下基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经典信息模型系统的研究过度自信对交易的驱动作用及其对证券市场资产价格行为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过度自信对证券市场中资产价格行为的决定作用。全文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探讨:
1.基于非对称信息和过度自信的交易驱动机理研究。首先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区别于以往的研究,利用Nyholm模型度量超高频知情交易概率,重点研究了交易活跃程度和非对称信息之间的超高频特性,更加透彻地分析交易持续期间、交易量、知情交易变化的原因,对每一笔交易过程的深入研究为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基于经典信息模型和理性预期框架,本部分在引入公共信息考虑信息结构环境的前提下,建立状态依赖过度自信模型,考察当市场中不存在噪音交易者时信息结构是如何作用于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并通过影响其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从而对交易策略和市场的均衡资产价格产生影响的,从信息流动机制和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分析历史收益和交易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交易驱动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和解释。
2.投资者过度自信与我国证券市场量价关系研究。本文通过构建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计量模型,考察了整个证券市场、行业和个股的过度自信效应。首先从整个市场的角度,通过市场行情数据研究了投资者行为以及过度自信效应,并实证检验了市场收益和市场交易量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其次进一步分析了市场收益和个股交易量之间的跨期动态关系,并将不同行业股票作为整体来分别对其过度自信效应和处置效应进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综合考察我国整个股市周期中过度自信效应的表现特征,更是可以让我们从行业和个股的层面深入探究过度自信效应的截面差异性,揭示了各个行业过度自信效应异同的经验原因。
3.投资者过度自信与证券市场波动性关系研究。本文不同于以往学者对于我国证券市场过度自信效应的检验思路和方法,主要使用市场和个股的行情数据,首先对我国上证和深证两个A股市场进行整体综合考察,从整体市场角度分析过度自信在交易量之谜这个金融异象上的解释力;其次在行业和个股层面上深入探究过度自信和波动性关系的截面差异,随后更是进一步按照公司规模和交易活跃程度分组讨论过度自信你和波动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使我们从整体市场的角度对过度自信与波动性之间的作用机制有所把握,而且深入细致的探究了不同行业、个股特征下过度自信与波动性之间关系的异同,并进行了合理的理论和经验阐释。
4.投资者过度自信与市场质量。本文不仅基于市场指数高频数据系统构建了包含市场深度和市场有效性在内的动态指标体系,而且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过度自信与市场质量之间的联系,揭示出了过度自信与波动性、流动性、市场深度和有效性等表征市场质量指标之间的动态关系,首次对我国证券市场过度自信与市场质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整体综合考察,在市场和个股的角度探究过度自信与市场质量之间的内在作用。不仅拓宽了国内学者基于市场微观结构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视角,而且为有关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5.投资者过度自信和股票动量策略的交叉套利研究。本文首先基于信息模型研究框架,通过拓展引入特定信息结构环境和投资者过度自信参数构建了可以直接度量市场中过度自信交易概率的序贯交易理论模型,并运用合理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突破性的解决了过度自信难以度量的问题;其次,利用估计所得时变的过度自信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投资组合和交叉策略,对我国市场中过度自信与动量效应的关系展开研究,首次从实证检验的角度从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角度对我国动量效应的产生原因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