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圆齿轮极坐标跟踪测量技术的探讨
【摘要】:非圆齿轮的节曲线是按照要求的传动比函数关系设计的,它兼有凸轮和齿轮两者的优点,既能实现凸轮的变速传动又能实现齿轮的精确高效传动。因此非圆齿轮在机床行业、轻工业自动机械、仪器制造业中等变传动比场合都有非常广泛地应用。而对其几何精度的研究,如形状误差检测、工艺误差分析等,目前国内研究还很少。目前用于非圆齿轮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单面啮合和双面啮合法,其中单面啮合法需要标准的高精度圆柱齿轮,而高精度圆柱齿轮加工困难,此外,它结构复杂。双面啮合法只能测量径向综合误差,难以准确的反映整个齿轮的误差情况。本文以极坐标测量原理为理论基础,采用极坐标跟踪测量技术,设计了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可以对非圆齿轮的齿廓进行连续自动跟踪测量,以实现对非圆齿轮误差的测量和综合评定。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提出了非圆齿轮极坐标跟踪测量方法。控制齿轮连续回转,测头不断扫描,测出齿轮的齿廓总偏差、齿距偏差、齿距累积偏差。
2.对非圆齿轮的特例-偏心圆齿轮实现了极坐标跟踪测量,求出各项偏差,分析了偏心圆齿轮齿廓的特点。
3.提出了卵圆齿轮的假想齿形的思想,以假想齿形为理论齿形,实现了跟踪测量。解决了测头与齿廓的干涉问题,以假想齿形为基准计算了各采样点的法向误差,分析了卵圆齿轮齿形变化规律。提出了等弧长不等转角的处理方法,计算非圆齿轮的齿距偏差。
4.采用“零”跟踪测头控制方法,对摆线齿轮测量,验证了“零”跟踪测头控制思想的正确性。
5.设计了基于DSP和FPGA的非圆齿轮极坐标测量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伺服电机控制电路、光栅信号采集电路、AD转换电路、数据通讯电路和保护电路。完成了PCB板的制作、硬件电路的调试和软件编程,采用等时间原理实现两轴联动,实现了非圆齿轮的跟踪测量。
|
|
|
|
1 |
田玉清,毛凤丽;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齿廓坐标值的计算[J];黑龙江石油化工;2001年01期 |
2 |
贾宝贤;非圆齿轮的特点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3 |
陈惠贤,姚运萍,赵妙霞,蒋钧钧;非圆齿轮综合测量方法的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1999年02期 |
4 |
邬再新,刘涛;非圆齿轮的CAD及滚齿动态仿真[J];现代制造工程;2002年07期 |
5 |
谭美田;非圆齿轮传动法加工等螺旋角锥铣刀[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2年06期 |
6 |
陈惠贤,赵妙霞,姚运萍,蒋钧钧;微机控制非圆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检测仪的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1999年03期 |
7 |
高雪强;非圆齿轮插齿加工动态模拟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2年08期 |
8 |
徐晓俊,李华忠,唐德威,高业田;非圆齿轮数控插齿加工程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技术[J];机械传动;1996年04期 |
9 |
曾春灵;;非圆齿轮的PCM加工[J];机械制造;1982年12期 |
10 |
唐德威,徐晓俊,李华敏;非圆齿轮的单面啮合测量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10期 |
11 |
;YK5116数字控制非圆齿轮插齿机[J];制造技术与机床;1970年00期 |
12 |
乐韵斐,陈辛波;应用非圆齿轮均化牛头刨刀工作速度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1期 |
13 |
王维新;基于四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的非圆齿轮滚齿系统[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4 |
唐德威,于红英,李丹,徐晓俊,李华敏,张光辉;非圆齿轮插齿加工中的负啮合问题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01期 |
15 |
;等螺旋角锥铣刀的制造[J];机械工人.冷加工;1978年01期 |
16 |
黄建龙,胡赤兵,邬再新,田保仓,梅丽文;非圆齿轮数控滚切加工系统结构[J];机械研究与应用;1999年01期 |
17 |
卢春霞,王建华;非圆齿轮测量技术方案探讨[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8 |
唐德威,张光辉,唐德威,于红英,徐晓俊,李华敏,唐德栋;齿顶曲线误差对非圆齿轮副重合度的影响[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1年04期 |
19 |
江敦金;非圆齿轮的啮合检验与齿形检验[J];工具技术;1984年10期 |
20 |
刘书华,瞿建武;非圆齿轮的CAD与仿真[J];轻工机械;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