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电催化与多相电Fenton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摘要】: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其有效去除一直是环境领域中的难点和热点。本文以阴极电生成H_2O_2为基础,分别结合酶催化和多相催化,研究酶-电耦合催化和多相电Fenton技术,并用于处理模拟五氯酚(PCP)废水和实际焦化废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构建过氧化物酶-辅酶NADH催化H_2O_2/O_2新体系,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验证了体系中存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并用于处理PCP和氯苯模拟废水,优化参数、分析PCP降解产物并推测酶-辅酶催化机理。
制备蒽醌改性的碳纳米管/玻碳电极(EAQ/CNTs/GC)和聚吡咯/蒽醌修饰的石墨毡电极(PAQ/GF)。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蒽醌促进氧气两电子还原为H_2O_2反应,并抑制H_2O_2深度还原反应。以PAQ/GF为阴极,在隔膜电解槽中恒电位E_c =-0.5 V(vs. SCE)下电解10 h,H_2O_2浓度为15 mM,电流效率为52%。
将酶和辅酶固载到PAQ/GF上制备的酶电极能保持对H_2O_2的催化活性,同时能够电还原氧气生成H_2O_2;并开发一种酶电催化反应器,用于降解五氯酚废水的初步研究,电解1h后,五氯酚去除率为65.6%。
通过离子交换法和氢气还原-焙烧方法分别制备多相催化剂Fe/Cu-Y350和Cu_xO-AlM41-H250-O350。采用透射电镜、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对催化剂表征,并通过探针化合物(对氯苯甲酸)-HPLC技术评价催化剂产羟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Fe和Cu引入后,Y型分子筛保持原有晶型和微孔结构,表现更好的稳定性和H_2O_2利用效率;Cu_xO-AlM41-H250-O350催化剂表面生成纳米级(4~22nm)多价态铜复合物,获得更高·OH稳态浓度。羟自由基捕获和清除试验表明,·OH是主要活性氧系列,产生于催化剂表面多价态铜催化H_2O_2分解反应。
应用Fe/Cu -Y350催化剂和PAQ/GF阴极,组装多相电Fenton反应器并用于焦化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处理。优化工艺参数,分析电催化处理前后废水的COD、BOD、TOC、色度和急性毒性各项指标,对有机物组分进行GC-MS分析,并推测了多相电Fenton反应机理。
开发每天处理1立方焦化废水的电化学装置,现场运行30天期间,出水的COD、色度和pH值达到国家一级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