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模型及其应用
【摘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新医改”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明确提出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因此,如何构建科学适宜的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体系、完善补偿机制,决定着公立医院能否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
论文首先对比分析了国际上三种代表性的医院补偿机制,即公共集成模式、公共合约模式和商业保险模式,并综述了国内外公立医院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的相关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论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的特点,建立了规范的医院成本发生与补偿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了包括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三大补偿渠道的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体系,并定性分析了补偿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基于Vensim仿真平台深入分析了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的因果关系图,通过流图和方程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系统检验和测试。
最后,在补偿机制模型的基础上,依据2002年到2010年《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研究了广东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现状,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确定仿真模型中各参数的初试值。通过模型的模拟、敏感性试验和政策干预试验,论文模拟出了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系统的结构特征和行为机制,据此分析了广东省公立非营利医院补偿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国家宏观层面医改政策设计及具体操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
|
|
1 |
;陈竺: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让群众看得起病[J];财经界;2011年08期 |
2 |
周莹;;新医改方案下关于医院补偿机制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4期 |
3 |
朱万里;;医院补偿机制的“标”和“本”[J];中国医院院长;2005年15期 |
4 |
周莉;;“看病难看病贵”挑战医院补偿机制——本刊专访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J];中国卫生产业;2006年10期 |
5 |
应向华;曹建文;;对医院补偿机制设计的新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
6 |
;“以药补医”改革发起质疑[J];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06期 |
7 |
卞正鹏;论医院补偿机制[J];中国卫生经济;1996年06期 |
8 |
许秀菊;;公立医院非营利性运作机制的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08年04期 |
9 |
熊瑞文;;医院补偿机制论[J];中国卫生经济;1990年08期 |
10 |
吴延风,邱杨明,郑益川,郝模,王志锋,信亚东,罗力,李海宁;意向论证医院补偿机制恶性循环和资源最优利用模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年01期 |
11 |
卫玉芳;浅谈医院补偿机制的效率与公平[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年02期 |
12 |
;缤纷世界[J];时代主人;2011年08期 |
13 |
李远木;杨国仁;刘泳沂;;建立医院合理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1990年03期 |
14 |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需尽快到位[J];医院领导参考;2002年08期 |
15 |
郑忠中;;浅谈医院的补偿机制[J];淮海医药;2008年06期 |
16 |
吴延风,郝模,王志锋,信亚东,李海宁,罗力,郑益川,邱杨明;发达地区医院补偿机制恶性循环定量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年01期 |
17 |
;上海医院经费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1年06期 |
18 |
刘映屏;;建立新型医院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财政;1998年10期 |
19 |
钱东福;尹爱田;蒋雯;董树山;;完善医院补偿机制的策略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
20 |
韩优莉;李军;常文虎;;北京市上地医院调查报告[J];卫生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