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分析及微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

金强  
【摘要】:微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型网络形态,可以通过对微电网内各分布式电源的控制和管理减小分布式电源输出波动对并入系统的影响。但是,微电网的出现亦给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和继电保护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对其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方法来消除其不利影响是微电网技术从理论进入实际应用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分析并建立了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电气模型并提出了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故障时的理论分析方法。由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系统对输出功率和电流的限制作用,使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在微电网故障时输出呈现了非常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本文针对两种典型控制模式的分布式电源,通过列写约束方程来描述满足控制约束条件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特性,结合微电网故障时的边界条件,在理论上给出了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在微电网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故障分量求解方法,为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系统进行故障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提出了适用于微电网的保护新原理及保护配置方案。基于微电网的故障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本地电压和电流信息的低电压加速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此原理无需借助通信,能够适应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在微电网并网或孤岛运行情况下发生严重故障时都可实现快速切除。为了实现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提出了基于电压、电流瞬时值突变量的能量方向判别元件,避免了故障后逆变电源控制环节的作用而导致故障初瞬间相量计算的误差所引起的方向元件误判定。分析了低压配电网不同接地方式对微电网接地保护的影响,针对微电网接地方式的特点给出了接地保护方案。提出了基于本地电流与电压信息的微电网保护配置方案,仅通过各保护原理的配合与合理整定,就可以满足选择性与快速性的要求。在微电网并网和孤岛运行方式下,无需定值的切换,能够实现微电网中各种类型故障的可靠切除。 开发了微电网保护与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工控机作为管理机,保护与控制一体化装置作为保护控制单元,采用485通信传送控制信息及报文。该系统实现了微电网的保护、状态监测及孤岛检测和并网控制功能,可实时监测微电网的运行状态。通过RTDS建立了含分布式电源的交流微电网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保护原理与控制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测试,验证了其保护控制功能的有效性。 本文工作内容包含了对含有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微电网保护原理及保护配置方案的研究,为微电网的运行和保护控制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和有价值的技术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田振英;冷雪敏;戴菁;李忱;王赫妍;;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J];电子世界;2018年11期
2 张士杰;;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故障电流影响概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19期
3 王波;陈蓓蓓;殷勤;;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相关问题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7年S1期
4 盖佳麒;张焕;;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综述[J];广东电力;2013年05期
5 武晓朦;时政;付子义;刘欣雨;党建;李飞;;基于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的多场景分布式电源规划[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2期
6 孙枭;段忠德;张朝蓓;夏海;;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J];集成电路应用;2021年02期
7 李燕燕;何冬梅;张力恺;李文华;廖榕蓉;蔡凌琳;蔡剑福;;农村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J];农村电工;2021年05期
8 孙建梅;胡嘉栋;蔚芳;;考虑利益主体合作的分布式电源运营商电源优化配置[J];电力建设;2021年06期
9 陈喆云;;增量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J];大众用电;2021年03期
10 李谟发;张碧;罗小丽;;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方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1年07期
11 吴志军;;供电所开展分布式电源代维分析[J];农村电工;2021年09期
12 明潇宇;吕飞鹏;余晓;王珊珊;;含T接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纵联保护方案[J];电测与仪表;2020年11期
13 吕儒生;殷雄翔;;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探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年13期
14 ;中国分布式电源调度运行管理实践[J];电气时代;2020年07期
15 ;我校获批河南省分布式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J];许昌学院学报;2020年05期
16 黎刚;;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探析[J];信息通信;2020年09期
17 周海浪;;重庆天然气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年34期
18 邓家刚;;分布式电源对配网供电电压质量的影响分析[J];电子世界;201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梅珍;曾辉煌;郑植煌;苏捷;;一种计及低压分布式光伏的发电全功率预测方法[A];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21年
2 臧宝志;周怡;魏莘;王志明;李晓良;;基于PMS2.0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反措技术研究[A];全国智能用电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20年)[C];2020年
3 董志辉;施正钗;;基于智能多代理的配电网分散自治型控制保护模式[A];浙江省电力学会2020年度优秀论文集[C];2021年
4 崔洋;;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探讨及其有功功率控制研究[A];2012年江苏省城市供用电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汉超;赵文超;;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存在的问题分析[A];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C];2020年
6 马歆哲;刘东旗;常志安;刘璇;戴娜娜;;如何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A];“决策论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7年
7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8 俞建洪;;论燃气轮机热电冷联产分布式电源系统[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9 曾琦;李兴源;王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的问题研究[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森;李盛伟;李永丽;;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1 郑涛;杨石丰;刘祥;马衍成;;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重构和优化调度[A];浙江省电力学会2018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8年
12 郑涛;杨石丰;刘祥;马衍成;;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重构和优化调度[A];第十三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13 刘聪;迟福建;;基于“决策-沟通-服务”机制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A];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2014年
14 佟忠正;孙旸子;;受台风影响地区电网分布式电源并网的三相不平衡潮流分析[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5 张晶伟;;配电网检修计划分布式电源孤岛划分新算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6 周逢权;毛建容;马红伟;傅美平;;含高渗透分布式电源的独立海岛供电系统稳定控制探讨[A];2012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7 王立涛;田卫华;郑百祥;;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控制系统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8 陈婕;何华琴;;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研究的规划与实践[A];第十三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19 陈聪伟;江修波;刘丽军;;考虑时序与储能配合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A];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C];2018年
20 唐伟斌;李洪光;唐云红;龙海峰;张松;徐泽恩;蔡玉娟;;分布式电源管理流程机制的构建[A];2017年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17年度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优秀论文大赛论文集(下册)[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强;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分析及微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叶畅;应对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张沈习;配电网中考虑不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4 张惠智;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5 马亚辉;含分布式电源的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陈思佳;配电网优化运行与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7 董全学;分布式电源投资策略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付学谦;考虑配电网网损和电能质量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杨辉;在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中继电保护协调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程杉;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11 于明;含分布式电源的直流配电网协调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12 张欣;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13 江岳春;电力零售市场中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运营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4 王建华;分布式电源系统中非线性子系统相互作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5 高菲;交流型分布式电源及微网系统模型分析与暂态仿真[D];天津大学;2012年
16 闫秉科;考虑稳定性的微电网经济运行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17 谷彩连;微电网能量管理运行优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8 孙建龙;微电网若干工程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9 徐韵;含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参与调节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0年
20 张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电能质量概率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祎亮;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性及其微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陈自翀;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3 刘森;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王尊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9年
5 赵杨竹雨;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优化及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19年
6 杨克杰;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7 孟诗语;分布式电源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8 张建波;基于概率潮流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9 王宁;直流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及储能优化配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10 宋益;自适应保护在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中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11 方慧;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优化规划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12 舒坤林;分布式电源等值建模和无功电压分区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13 潘军;分布式电源的可信容量计算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14 韩靖淞;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15 汝绪丽;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D];济南大学;2019年
16 郑筱星;基于可信容量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17 陈晔;计及信息耦合作用的主动配电系统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18 王旭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网络重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19 蔡晓宇;考虑分布式电源和新型负荷的配电网综合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20 薛儒涛;含分布式电源的业扩报装最优供电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刘璐;我市分布式电源项目量全省第一[N];南通日报;2014年
2 记者 贺韬 通讯员 贺龙;陕西分布式电源并网发电项目达11个[N];陕西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董欣;分布式电源“入网”之路待拓宽[N];中国能源报;2018年
4 张一龙 孙一奇;山西电力发布分布式电源接入预警图[N];中国能源报;2018年
5 见习记者 白明琴;主动配网技术促进分布式电源高效利用[N];中国电力报;2017年
6 通讯员 郭军坡 田元;河北电力铺就分布式电源并网快车道[N];河北经济日报;2015年
7 通讯员 马旭升;青海分布式电源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N];中国电力报;2014年
8 见习记者 赵文元 胡昳;2020年分布式电源装机或近2亿千瓦[N];中国电力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王旭辉;分布式电源并网越来越容易[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0 记者 朱怡;国网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和充电设施市场[N];中国电力报;2014年
11 郭斌;国网天津电力积极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N];国家电网报;2014年
12 MEB记者 崔宏薇;分布式电源并网市场开放 民间资本机会来了[N];机电商报;2014年
13 本报记者 王旭辉;分布式电源并网向社会资本开放[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4 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陈帅;我省分布式电源发展势头迅猛[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15 本报记者 郭惠;全力支持分布式电源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4年
16 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马旭升;青海分布式电源建设健康快速[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7 本报记者 鲍丹;分布式电源的春天到了吗[N];人民日报;2013年
18 本报记者 左永刚;分布式电源并网或“叫好不叫座”[N];证券日报;2013年
19 本报记者 郭力方;国电承诺打破分布式电源并网瓶颈[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0 见习记者 朱怡 记者 赫然;国网为分布式电源并网开辟绿色通道[N];中国电力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