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基稀磁半导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稀磁半导体具有独特的自旋电子学特性和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受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理论计算表明ZnO在室温下可能实现铁磁性,而且ZnO是典型的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的激子束缚能,能够实现室温高紫外发光;原料丰富、价廉、环境友好。因此,ZnO基稀磁半导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我们计算并分析了本征缺陷和各种杂质对ZnO基稀磁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影响,探讨了其磁性的来源和居里温度的调控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单掺杂和共掺杂对于ZnO基稀磁半导体磁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有:
通过对ZnO母体中本征缺陷的研究,发现O空位不能引起铁磁性,而Zn空位却能导致ZnO母体呈现铁磁性,且体系总磁矩主要来自于Zn空位附近自旋极化的氧原子,氧原子间的铁磁交换相互作用是通过自旋极化的Zn 3 d态进行调制的。我们还发现,在体系中用一个Li原子取代一个Zn原子能产生空穴和降低Zn空位的形成能,进而稳定了包含Zn空位的体系,产生了一个较大的总磁矩。
通过对N掺杂和Li、N共掺杂,以及Zn空位、N共掺杂ZnO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研究,发现N掺杂ZnO体系倾向于铁磁基态,每个超胞具有0.95μB的总磁矩,体系总磁矩主要来自于N和O原子未配对的2p电子;通过Li或者Zn空位与N共掺杂,体系的铁磁稳定性显著增强。
通过研究Cu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磁性,以及C和N共掺杂对Cu掺杂ZnO体系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影响,发现Cu取代Zn使体系倾向于铁磁稳定,每个超胞具有1μB的总磁矩,并且该缺陷体系表现出半金属稀磁半导体特性,其中局域在Cu原子上的磁矩约为0.58μB,其余主要来自于自旋极化的氧原子。此外,还发现随着两个Cu原子隔离距离的增加,体系铁磁稳定性降低。通过用一个N原子取代一个O原子,体系的铁磁稳定性略有增强;然而,用一个C原子取代一个O原子,体系的铁磁稳定性却被削弱了。
通过研究Cr掺杂和Cr、Al共掺杂ZnO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磁性,发现Cr掺杂ZnO体系倾向于铁磁基态,每个超胞具有7.50μB的磁矩,体系磁矩主要来自于Cr原子未配对的3d电子。此外,还发现在Cr掺杂ZnO体系中,Cr原子间的铁磁交换相互作用是短程的。通过Cr、Al共掺杂,体系的铁磁稳定性显著增强。
|
|
|
|
1 |
彭坤;周灵平;胡爱平;唐元洪;;稀磁半导体Zn_(1-x)Ni_xO的室温铁磁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年01期 |
2 |
赵青;顾浩;罗伟;严密;;溶胶-凝胶法制备Fe掺杂ZnO基稀磁半导体的结构与磁性[J];功能材料;2007年11期 |
3 |
彭坤;金晖;周灵平;胡爱平;唐元洪;;室温稀磁半导体Zn_(0.9)Ni_(0.1)O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4 |
任晓燕;刘亚明;胡博;;ZnO电子结构与光学特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5 |
郑勇平;陈志高;卢宇;黄志高;;纤锌矿结构ZnO的准粒子能带结构(英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9年03期 |
6 |
杨昊;范广涵;李军;;Li、N共掺杂实现P型ZnO的机理探讨[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
7 |
刘学超;施尔畏;张华伟;宋力昕;陈之战;;ZnO基稀磁半导体薄膜材料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06年03期 |
8 |
刘学超;陈之战;施尔畏;宋力昕;;ZnO基稀磁半导体磁性机理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1期 |
9 |
张富春;邓周虎;允江妮;阎军峰;张威虎;张志勇;;应力条件下ZnO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07期 |
10 |
郭连权;武鹤楠;刘嘉慧;马贺;宋开颜;李大业;;ZnO能带及态密度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2期 |
11 |
张威虎;张富春;张志勇;阎军峰;贠江妮;;理论研究ZnO掺杂Al;Ga;In电子结构与光学属性(英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9年02期 |
12 |
徐明;胡志刚;吴艳南;周海平;徐禄祥;周勋;;过渡金属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的发光特性[J];材料导报;2010年19期 |
13 |
程兴旺;李祥;于宙;龙雪;;Mn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的化学合成及磁性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01期 |
14 |
王古平;;过渡金属掺杂ZnO稀磁半导体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10年S2期 |
15 |
刘力锋,陈诺夫,尹志岗,杨霏,周剑平,张富强;Mn注入n型Ge单晶的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5年01期 |
16 |
刘鹏;岑嘉宝;王亮;江建军;;Zn_(0.9)O_(1-x)Co_(0.1)体系磁性和电子结构研究[J];功能材料;2008年08期 |
17 |
赵国晴;王海飞;;Mg掺杂AlN的磁性[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
18 |
李志强,田少华,韦志仁,葛世艳,窦军红,郑文礼,张华伟;水热法合成Mn_xZn_(1-x)O微晶体(英文)[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4期 |
19 |
郑文礼,李志文,韦志仁;采用水热法合成Mn_xZn_(1-x)O晶体[J];物理实验;2005年05期 |
20 |
韦志仁;刘超;李军;葛世艳;张华伟;林琳;郑一博;窦军红;;水热法合成Zn_(1-x)Mn_xO稀磁半导体(英文)[J];人工晶体学报;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