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自发四波混频的关联光子对产生及应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摘要】:量子关联光源不仅是研究量子力学基本定律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和精密测量的必要工具。本文基于零色散位移光纤中的自发四波混频效应,利用脉冲激光作为泵浦光产生了近简并量子关联光源,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了量子关联光源的产生、特性及应用,为优化基于光纤的量子关联光源、探索其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1、建立了光纤中自发四波混频效应的理论模型。本文首次在海森堡绘景中推导了适用于啁啾脉冲激光泵浦情况的满足Bogoliubov变换的光场算符演化方程。不同于常用的薛定谔绘景中量子态的演化,算符演化方程不仅适用于低增益下关联光子对特性的研究,在高增益下也同样适用。算符演化方程为研究量子关联光子对的特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2、研究了关联光子对的量子关联特性并探索了其在单光子探测器量子效率标定方面的应用。根据算符演化方程分析了光子对的频谱特性和聚束效应。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光纤中其它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噪声,如来自泵浦光自位相调制和自发拉曼散射的噪声,在多种光子对带宽条件下实现了单光子探测器量子效率的绝对标定,也为准确地描述关联光子对的特性提供帮助。
3、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了色散致啁啾对自发辐射的信号(闲频)光场时间模式特性的影响,包括泵浦光啁啾对信号(闲频)光场时间相干性的影响和信号(闲频)光场啁啾对独立光场干涉中时间模式匹配的影响。本研究为在独立光场量子干涉实验中得到高的干涉可见度提供指导,对于开展线性光学量子计算和离物传态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介绍了频率纠缠光源的产生和检验方法,并利用算符演化方程推导了高增益下纠缠光源干涉可见度的表达式。分析了影响干涉可见度的原因,建立了干涉可见度与光子对符合计数率和随机符合计数率的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为优化纠缠光源提供理论指导。
|
|
|
|
1 |
吴自遐;吴斌;;Raman—Nath条件下吸收介质中的四波混频理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2 |
吴存恺,杨天龙,舒海珍,王志英;在有机染料溶液中简并的四波混频[J];中国激光;1979年03期 |
3 |
王威礼,史守旭,邢启江;HgCdTe中的简并四波混频[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1期 |
4 |
姚建铨,刘燕明;光的相干性对四波混频相位共轭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1期 |
5 |
陈军;Nd:YAG激光在单晶硅中的四波混频相位共轭[J];光学学报;1990年06期 |
6 |
赵明君;张淳民;;后向泵浦波变化的简并四波混频[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
7 |
杜春,鲍信先,徐建东,李淳飞;偶氮掺杂聚合物薄膜四波混频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1997年05期 |
8 |
米辛,俞祖和,姜谦,李晓峰,王延帮,傅盘铭;用双色四波混频方法研究RENFWM相位色散[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5期 |
9 |
何勇志,安宏林,林祥芝,刘弘度;色散位移光纤中零色散波长纵向分布对四波混频转换效率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1年06期 |
10 |
孙江,左战春,米辛,俞祖和,吴令安,傅盘铭;引入量子干涉的双光子共振非简并四波混频[J];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11 |
吴存恺,周烽,王志英;二重简并四波混频中的双波长再现[J];光学学报;1984年02期 |
12 |
吕兴民,俞祖和,叶佩弦,付盘铭;光程差对热栅引起的四波混频信号强度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1期 |
13 |
齐江,迟楠,郑远,陈树强;双泵浦SOA四波混频效应全光波长变换的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0年10期 |
14 |
吴存恺,范俊颖,王志英;有机染料溶液中简并的四波混频和位相复共轭研究[J];物理学报;1981年02期 |
15 |
G.P.AGRAWAL
,孙小菡;光纤中非线性参量过程[J];电子器件;1992年01期 |
16 |
孙江;左战春;郭庆林;王英龙;怀素芳;王颖;傅盘铭;;应用双光子共振非简并四波混频测量Ba原子里德伯态[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
17 |
吴存恺,范俊颖,王志英;二重简并的四波混频和频率转换[J];中国激光;1980年Z1期 |
18 |
于德金;初桂荫;傅盘铭;叶佩弦;;连续光探测的掺染料向列相液晶四波混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19 |
赵明君,李育林;关于四波混频相位畸变补偿不彻底性的理论研究[J];中国激光;1992年02期 |
20 |
秦卫平;硅酸铋晶体四波混频共轭反射率分析[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