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36钢热处理过程相变过程与组织分析
【摘要】:WB36(15NiCuMoNb5)钢是一种具有良好可焊性、耐高温的Ni-Cu-Mo型低合金结构钢,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电站的高温、高压部件。目前国外对WB36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失效分析,而国内研究主要针对回火参数的选择,较少涉及正火冷却过程的相变与室温组织分析。为探索新的稳定与强化性能工艺,本文采用线膨胀测量对WB36钢正火冷却过程中的相变及组织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基于此绘制了信息更为丰富的CCT曲线。在大量实验与分析的基础上,取得了如下结论:?
(1)正火后的组织对WB36钢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回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性能。
(2)在低冷速(5~50℃/min)条件下,WB36钢的显微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及少量贝氏体。铁素体相变与中温相变之间存在由机械稳定化造成的相变停滞,且冷速越低,停滞期越长。
(3)在中等冷速(100~400℃/min)条件下,铁素体相变与中温相变混杂在一起,组织复杂。冷速为400℃/min时,出现大量轮廓不规则岛状物。
(4)在高冷速(800~2000℃/min)条件下,铁素体相变被完全抑制,而中温相变与马氏体相变温度区间完全分离。中温相变产物以贝氏体铁素体为主,岛状物由轮廓不清晰块状向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间的膜状变化。
(5)贝氏体铁素体经650℃回火2小时不发生回复与再结晶而保留其板条形貌。贝氏体铁素体中过饱和的碳会以碳化物形式析出,此碳化物不易形成及长大,弥散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间的M/A膜在回火过程中并非完全转化,有可能以晶界间细长条形式保留下来。?
|
|
|
|
1 |
韩晨;于浩;杨海波;孙卫华;安守勇;陈晔;;高铌对X80管线钢相变与微观组织的影响[J];广东科技;2009年02期 |
2 |
李明,管述哲,唐国翌;半钢材料相变点及冷却转变曲线测定[J];物理测试;1994年04期 |
3 |
谢致薇,白晓军,王国庆,李海江,杨元政,冉炜;NiTi形状记忆合金加热相变过程的DSC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5年10期 |
4 |
秦斌;盛光敏;黄家伟;李聪;;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相变超塑性扩散焊工艺[J];焊接学报;2006年01期 |
5 |
陈一胜;刘萍;闫丰;魏梅红;;铜阻尼合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J];上海金属;2007年03期 |
6 |
秦桂红;毛彭龄;严彪;;Ti-Ni-Ce合金的相变行为及其形状记忆效应[J];上海有色金属;2008年02期 |
7 |
周蔷;谢春生;;合金元素对CuAlMnTi形状记忆合金组织和相变点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9年06期 |
8 |
孙中刚;王耀奇;李晓华;侯红亮;周文龙;;氢对α+β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9年05期 |
9 |
刘浩;魏远征;方芳;尹云洋;;低碳含磷冷轧高强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试验[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10 |
王腾飞;曾卫东;彭雯雯;康超;;TC8钛合金相变点的测定[J];热加工工艺;2011年12期 |
11 |
王道远;刘春明;黄贞益;王伟;;X80管线钢相变点测定与分析研究[J];物理测试;2011年04期 |
12 |
李晓静;;热处理对TiNiFeMo形状记忆合金丝R相变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6年S1期 |
13 |
吴俊;闵永安;吴晓春;周荃;续维;徐明华;;影响低镍718M钢先共析铁素体析出的因素[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1期 |
14 |
孙宇;曾卫东;赵永庆;韩远飞;邵一涛;周义刚;;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化学元素对钛合金相变点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6期 |
15 |
李芳;陈业新;万晓景;王青江;刘羽寅;;氢对Ti-60钛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6年02期 |
16 |
徐华苹;宋高峰;毛协民;;Be、Ni元素对Cu-Al系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J];功能材料;2009年11期 |
17 |
李红英;赵延阔;唐宜;王晓峰;;6082铝合金CCT图的测定及应用[J];金属学报;2010年10期 |
18 |
王凤庭,陈騑遐,隋海心,杨大智;CuZnAl形状记忆合金耐磨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19 |
冯娟妮;郭学锋;徐春杰;张忠明;;Mg-Zn-Y系合金的铸态组织及其相变点[J];中国稀土学报;2006年01期 |
20 |
罗媛媛;常辉;曾卫东;赖运金;周义刚;;Ti-B19合金时效过程中亚稳定β相的分解[J];热加工工艺(热处理版);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