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金水,张福全,舒震,蒋冰;Ce对ZA43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年01期 |
2 |
李松梅,吴昊,刘建华,王宾杰;Ce在钛合金阳极化中作用的研究[J];航空学报;2002年01期 |
3 |
吕水源,陈辉,林华,杨荣鑫;ICP-AES法测定稀土(镁)硅铁中La和Ce[J];冶金分析;2002年06期 |
4 |
董相廷,张丽,张伟,王丽萍,洪广言;纳米CeO_2/聚苯乙烯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08期 |
5 |
金学军,赵诚,张玉龙,彭志明,蒋丹宇,施剑林;Ce,Y-TZP陶瓷的室温至250℃内耗[J];金属学报;2003年11期 |
6 |
陈铮,王永欣,丁占来,赵志龙;Ce对2090铝锂合金中精细结构的影响机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年S1期 |
7 |
耿东生,孟亮,张晶宇;热处理工艺及Ce对1420铝锂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6年06期 |
8 |
曾潮流,王文;Co-Ce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S1期 |
9 |
闫蕴琪,邓炬,张延杰,周廉,陈昌麒;Ce元素对ZK40合金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4年04期 |
10 |
曾潮流,王文,F.C.Rizzo,吴维;Fe-2Ce和Fe-5Ce合金在600-8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J];金属学报;1998年10期 |
11 |
刘江南,薛飞,董晟全;0.2%Ce合金化对铸造Al-Cu合金热裂倾向的影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5期 |
12 |
薛飞,刘江南,严文,董晟全;Ce对铸造Al-Cu合金凝固过程影响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1年01期 |
13 |
孙杨善,余新泉,黄海波,孙国雄;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抗氧化性能[J];金属学报;1998年11期 |
14 |
黄锦滨,李学敏,丁连珍,朱宝亮,刘家浚;电刷镀 Ni-P(Ce)及 Ni-Cu-P(Ce)镀层的冲击磨损行为[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15 |
严卫东,费敬银,乔新理,秦熊浦,刘林;稀土元素Ce和时效处理对Al-Li合金剥蚀性能的影响[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2年05期 |
16 |
吕芙蓉,周宗平,张弘;MPLS在虚拟专用网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7 |
井立强,孙晓君,蔡伟民,李晓倩,付宏刚,候海鸽,范乃英;掺杂Ce的TiO_2纳米粒子的光致发光及其光催化活性[J];化学学报;2003年08期 |
18 |
张磊;张连俊;徐焕磊;雷其会;王刚;杨传栋;;气缸盖气门座圈支承区下陷原因及解决方法[J];现代铸铁;2008年05期 |
19 |
董相廷,刘桂霞,孙晶,闫景辉,洪广言;CeO_2纳米水溶胶的制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2年03期 |
20 |
赵芳;边丽;;Ce(Ⅳ)-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氯普噻吨[J];分析试验室;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