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呋喃低压层流燃烧火焰的化学研究
【摘要】: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结合分子束取样技术研究了燃烧当量比为0.8的2-甲基呋喃/氧气/氩气低压预混层流火焰,得到了2-甲基呋喃火焰的光电离质谱和燃烧中间产物的光电离效率谱。从光电离效率谱测量得到了相应分子/自由基的电离能。将实验测量得到的电离能与文献值相比较,结合燃料分子的结构确定了2-甲基呋喃火焰中燃烧中间产物的化学结构。对于文献中尚未报道的燃烧中间产物的电离能,则与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ab initio)得到的电离能的理论值进行对比以确定其化学结构,根据这些燃烧中间产物的化学结构分析了2-甲基呋喃及其初级燃烧反应产物的可能的消耗过程。并将2-甲基呋喃的消耗路径与文献中2,5-二甲基呋喃和呋喃的消耗路径进行了对比。
实验鉴定了2-甲基呋喃火焰中的一系列燃烧中间产物,包括2-甲基呋喃的初级燃烧产物,提出了2-甲基呋喃的可能的燃烧化学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2-甲基呋喃可以通过夺氢反应生成2-呋喃基甲基而被消耗,2-呋喃基甲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而被消耗,也可以通过开环反应而被消耗,还可以与其它自由基反应生成更高级的呋喃衍生物并进一步被消耗。将2,5-二甲基呋喃、呋喃和2-甲基呋喃的消耗路径对比发现,2-甲基呋喃,2,5-二甲基呋喃和呋喃都可以通过脱氢和热解反应被消耗掉。相对于呋喃的消耗路径,2-甲基呋喃与2,5-二甲基呋喃的消耗路径更为相似,这与它们的结构密切相关:它们的分子结构中都有甲基直接与呋喃环相连接。在2-甲基呋喃和2,5-二甲基呋喃的消耗路径中,都未观测到呋喃的生成,说明生成呋喃的反应在2-甲基呋喃和2,5-二甲基呋喃的燃烧化学中的贡献应该不大。
|
|
|
|
1 |
张若飞;杨彦肖;张利燕;杜黎明;;呋喃甲醛检测条件及优化[J];化学工程师;2010年01期 |
2 |
李加新,黄丽莎;联糠醛合成新法[J];新技术新工艺;2001年04期 |
3 |
蒋金芝;陈勇;王艳;唐有根;高倩;;呋喃甲醛改性壳聚糖铜、钴螯合物电催化性能[J];电源技术;2007年01期 |
4 |
张若飞;杨彦肖;杜黎明;张利燕;;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的色谱分析法[J];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
5 |
李善吉;聚氯乙烯负载1,2-丙二胺缩呋喃甲醛希夫碱的合成及其螯合性的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6 |
姚春德;许汉君;庄远;;利用同步辐射验证正庚烷反应过程中的庚酮类物质[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年05期 |
7 |
孙道兴,高华;制备2-呋喃甲酸的新方法[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1年03期 |
8 |
齐凡,沈晓春,郭伟强;气相色谱法确定葡萄酒品质的研究[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S1期 |
9 |
文净,高天荣,白石坤,吕瑜平,赵勇,赵焱;提取方法对橙皮和桔皮中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3期 |
10 |
周剑光,盛凯夫,段远才,李万荣,陆冬生,李再光;利用火焰发射光谱来研究汽油机的燃烧过程[J];光学学报;1994年02期 |
11 |
余龙醒;试探电离能的近似计算公式[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12 |
李富岭;相邻元素的电离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
13 |
王明德,韩世纲;用MNDO法研究2-甲基氮丙啶的热开环反应[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4 |
刘韩星;;原子簇电子结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15 |
李光源;真空电弧蒸发源电离机理研究[J];真空;1994年04期 |
16 |
卢新培,潘垣,刘克富,刘明海;水中放电等离子体辐射特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12期 |
17 |
张欲晓;黄兴泉;;用射线法检测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压力[J];河南电力;2001年03期 |
18 |
胥江河;关于惰性电子对效应产生的原因探讨[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9 |
袁忠才,时家明;隐身等离子体的几个相关问题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5年04期 |
20 |
姚春德;刘士钰;李菁;王晶;田振玉;李玉阳;;利用同步辐射研究乙醇汽油的燃烧特性[J];内燃机学报;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