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埋地换热器内热源理论与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研究

李新国  
【摘要】:本文提出内热源型埋地换热器理论模型,研究建立内热源型埋地换热器周围土壤热湿传递物理和数学模型。区别于以往传热模型,内热源模型考虑土壤类型、热物性及湿度迁移等各方面因素,将埋设于土壤中的换热器处理为等效内热源,开展埋地换热器及周围土壤传热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首先针对单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在不同土壤物性、不同运行工况下周围土壤的传热及温度场开展数值模拟。然后着重对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管群,模拟只有取热或只有排热单季运行工况下的传热及土壤温度变化,和既有取热又有排热双季运行工况下的传热及土壤温度变化,分析地下埋管长期运行的换热性能、效果和使用寿命。 埋地换热器换热性能是地源热泵设计应用的基础,本文针对不同埋管方式埋地换热器建立现场实验系统,如井埋管、桩埋管、单U、双U管,开展实验研究,研究不同土壤物性、不同回填材料、不同埋管数量和不同运行工况下单井换热器换热性能。 在单井换热器研究基础上,结合天津一生态小区建筑物使用特点和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一套由桩埋管和井埋管组合的埋地换热器地源热泵示范工程实验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研制开发一套计算机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数据采集。在此基础上,开展地源热泵夏季空调和冬季供暖的运行特性实验研究,重点研究地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性能、地下温度和热储的变化规律。 地源热泵系统仿真研究,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并引入模糊智能控制方法,分析地源热泵系统各部分:建筑物—单螺杆水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之间相互关系,运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地源热泵系统的物理模型和准稳态数学模型。区别于常规仿真中的扰量跃变或非稳态仿真,本文首次采用外界扰量为连续变化的动态仿真,以Matlab/Simulink为平台编制仿真程序,针对冬季工况进行仿真模拟,并与实验值作对比,检验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论文首次提出了“单位井深换热量成本”指标,采用该指标对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分析比较地源热泵与常规供暖空调方式的经济性不同,分析地源热泵的节能与环保性。 本论文目的是要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结合不同地质条件,建筑结构和地区气象条件开展探索性研究工作,期望能对地源热泵的应用推广具有指导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维刚;岳丰田;舒基强;;冻结凿井中冻结孔作埋地换热器的可行性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1年03期
2 姚文江;杜建国;徐雪球;;垂直地埋管现场热响应试验研究[J];城市地质;2011年02期
3 王成勇;陈炳文;陈文明;王雁生;胡映宁;;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系统及其地埋管系统[J];太阳能学报;2011年01期
4 高蓬辉;张东海;周国庆;王义江;;蓄热与释热过程中地层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1年04期
5 杨俊伟;冉伟彦;佟红兵;;地埋管换热孔换热系数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地质;2011年02期
6 胡映宁;李常春;王小纯;;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11年09期
7 王祁生;;土壤源热泵换热器施工工艺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25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辉;袁旭东;;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传热研究[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亚素;张旭;陈沛霖;;土壤源热泵埋地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毕海洋;端木琳;李永安;张晓峰;;基于变频技术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文集[C];2004年
4 王景刚;孙建平;;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发表论文集[C];2004年
5 王景刚;孙建平;;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6 王宇航;陈友明;彭建国;;地源热泵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7 张燕立;张新发;何耀东;;谈地源热泵空调设计[A];首届中国制冷空调工程行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曲云霞;方肇洪;张林华;李安桂;;闭环地源热泵系统模型与仿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9 张莉;施志钢;胡松涛;王刚;;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特性分析及运行方式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10 杨自强;万振英;张梦宇;;带热水供应的地源热泵机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新国;埋地换热器内热源理论与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赵军;竖直埋管型地源热泵地下传热及热力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曲云霞;地源热泵系统模型与仿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魏唐棣;地源热泵地下套管式埋管换热器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王景刚;自然工质热泵循环和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张玲;土壤热湿传递与土壤源热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王芳;太阳能土壤蓄热供暖(冷)系统埋地换热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刘逸;复合式热泵供热系统的耦合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徐光辉;北京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示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仕武;地源热泵埋地换热器动态特性及地上机组节能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2 刘让;高温储热埋地换热器性能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道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及地热换热器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李阳春;地源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吕丽霞;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埋管传热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陈建萍;套管式地源热泵全年运行试验研究与传热模型[D];重庆大学;2001年
7 王欣;地源热泵地下垂直式埋管换热器换热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黄俊惠;地源热泵U型管地下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余乐渊;地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岳建军;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应用研究与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强;山东局四队进军地源空调市场[N];中煤地质报;2005年
2 本刊记者 田鼎;天地源的品质“宣言”[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3 郭礼士;首个地源空调项目竣工[N];中煤地质报;2008年
4 郑彦;天地源斥资6亿苏州拿地[N];证券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秦宜德;地源热泵 让土壤成为免费能源[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侯军强;G天地源 曲江华府开盘销售[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张栋;“这样的公司让股东感到温暖放心”[N];证券时报;2008年
8 通讯员 任世华;三团新建住宅楼采用地源热供热[N];阿克苏日报;2009年
9 徐志强 赵欣;山东局四队地源空调业呈现新亮点[N];中煤地质报;2005年
10 郭轩;8亿元收购西安地产项目 天地源新帅力图快速发展[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