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抽水蓄能电站竖井式进/出水口数值模拟

刘健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电网容量不断增大,解决电网的调峰容量已成为当前电力生产中的紧迫问题,开发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抽水蓄能电站进水口和出水口是合一的,简称进/出水口。上库的进/出水口在发电时为进水口,在抽水时为出水口;下库的进/出水口在发电时为出水口,在抽水时为进水口。抽水蓄能电站的是电站输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造价,而且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整个电站的运行性能、安全和效益。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拟采用盖板竖井式进/出水口,国内抽水蓄能电站中较少采用此种方式。由于这种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非常复杂而且国内外的参考实例较少,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这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很有意义。 目前,对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的分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物理模拟,另一种是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的最大优点在于消耗的财力和物力少,而且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整个流场中的每一个点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情况。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模型之一是k-ε紊流数学模型,简称k-ε紊流模型。 本文将利用k-ε紊流模型对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盖板竖井式进/出水口抽水及发电两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 为研究抽水工况出流、发电工况进流时的均匀性,利用二维k-ε紊流模型,通过改变弯道段体型,分析不同弯道段体型时孔口出流和进流的均匀性、流速分布等流动特性,指出弯道段设计对出流均匀性起重要作用。数值计算结果得到了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验证。经分析比较,推荐了较优弯道段体型。 为研究抽水工况出流及发电工况进流时竖井扩散段、孔口附近的流动特性,以及探讨抽水工况下孔口处反向流速的成因。利用三维k-ε紊流模型,重点模拟了竖井扩散段、进/出水口附近的流动情况,包括水头损失、压力分布、及流速分布等。孔口流速分布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数值计算较好地模拟了实际情况。在现有设计方案进/出水口体型的基础上,对进/出水口的体型进行了优化。通过对12种不同体型模拟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优化进/出水口的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挺;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J];湖北电力;1995年03期
2 梁强,杨列銮,孙宾堂;广东抽水蓄能电站考察[J];山东电力技术;1995年04期
3 杨彦平;;意大利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概况简介[J];河南电力;1996年01期
4 罗绍基;美国 Summit 抽水蓄能电站效益评价和经营分析[J];水力发电;1997年07期
5 李世东;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水力发电;1998年02期
6 宋毅;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效益分析[J];贵州水力发电;1999年04期
7 宋红东;陈国喜;;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与效益[J];河南电力;2001年02期
8 汪军,张红芳,周庆忠,方辉钦,谢亚平;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评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2年01期
9 周祥林;;湖南省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复核报告通过审查[J];水力发电;2011年06期
10 刘致清;;华北电网中的抽水蓄能电站急待发展[J];华北电力技术;1987年02期
11 Б.Л.爱尔里赫曼;杨建基;;从承担负荷方面对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进行经济比较评价[J];水利经济;1988年02期
12 李承实;;意大利的抽水蓄能电站[J];华北电力技术;1988年03期
13 陈奇;小消息[J];水利水电技术;1990年05期
14 罗永新;丁庚午;王伯增;;黄坦—水竹水库抽水蓄能电站效益预测[J];能源工程;1990年04期
15 关向炜;;可调节和抽水蓄能电站在晋东南的重要性[J];海河水利;1993年04期
16 周全仁;考察广东核电及抽水蓄能电站的启迪[J];华中电力;1995年01期
17 孙宾堂;山东泰安抽水蓄能电站效益浅析[J];山东电力技术;1995年04期
18 姬秀真;山西电网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J];山西电力技术;1996年04期
19 I.H.翁!新加坡,马元珽;新加坡地下抽水蓄能电站方案[J];水利水电快报;1997年21期
20 吴正生;响洪甸抽水蓄能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J];华东电力;199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琪;董化宏;唐修波;;抽水蓄能电站是实现坚强智能电网的有力保证[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2 汪聿为;胡亚益;;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联合运营——发展清洁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3 姜树德;;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计算机监控和继电保护综述[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4 刘徽;章存建;高从闯;陈忠宾;;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设备招议标采购的策划和实践[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5 汪聿为;胡亚益;;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联合运营——发展清洁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6 靳亚东;董化宏;马登清;;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解决风电消纳经济性分析[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7 董化宏;靳亚东;王朝阳;;蒙东地区配合风电外送抽水蓄能电站合理规模探讨[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8 王婷婷;谢勇刚;;周调节性能抽水蓄能电站在京津唐电力系统中的效益分析[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9 郭洁;王涛;谢勇刚;;日本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环境保护设计介绍——小丸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10 邱彬如;吕明治;;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芳;抽水蓄能电站旋转备用容量电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邵卫云;带MGV装置的抽水蓄能过渡过程仿真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3 王林锁;抽水蓄能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调节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方军;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动态效益的定量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5 孙薇;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及运营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6 杨校礼;三岔管水流数值模拟及水流特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年
7 宋慧芳;恒定有压扩散流局部非稳态流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高慧敏;核电站与抽水蓄能电站的数学建模及联合运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杜敏;进水口漩涡形成机理及缩尺效应[D];天津大学;2008年
10 陈维江;大坝安全监测及厂房动力反演分析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抽水蓄能电站竖井式进/出水口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4年
2 顾晓亮;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江涛;基于改进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的抽水蓄能电站厂内运行优化[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伟钊;抽水蓄能、风力和光伏电站群联合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武燕蕾;抽水蓄能电站卜型岔管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6 宋慧芳;抽水蓄能电站盖板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魏昭峰;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性评价及产业政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8 张新伟;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设计研究及CFD模拟[D];西华大学;2008年
9 李衡;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融资体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10 王冲;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运行的分析与探讨[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卢文军;我省尝试建抽水蓄能电站[N];郑州日报;2005年
2 于洪海;国家能源局召开首次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作座谈会[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记者 唐伟 通讯员 黄林;确保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机载荷试验[N];湄洲日报;2011年
4 通讯员 王润胜 唐健真;福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N];中国电力报;2009年
5 徐仲庭 万年仔;努力做到“三个确保,一个力争”[N];宜春日报;2010年
6 记者 朱永旗;我国还将建一定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7 汤正洪 吴昌红;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昨日开工建设[N];新华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永珍;省内首座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N];福建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绍翔 王克勇;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N];台州日报;2010年
10 许萍萍 黄鹤;辽河石化水工沥青被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选中[N];盘锦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