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网络中带宽保证的路由研究
【摘要】:摘要
目前 Internet 只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在这种不支持 QoS 的网络中实时多媒
体业务和电信服务会产生严重的性能下降。为获得对业务流的 QoS 保证,ISP 需
要一种能够支持 QoS 的动态路由算法。MPLS 技术有望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达
到这一目标,需要对支持 QoS 的框架和路由算法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
的框架和算法来动态地建立有带宽保证的路径。受最小干扰路由(MIRA)和基
于特征的路由(PBR)启发,在我们的工作中利用了预先了解的网络业务知识,
称为“业务 Profile”。业务 Profile 可以通过测量得到,或者由服务级别约定(SLA)
得到。它粗略地反映了网络中未来业务的分布。
本文提出的框架有三个主要部分:离线(off-line)阶段,基于网络运行的统
计数据,计算每个预先定义的业务类所需链路能力的预分配,用作在线(on-line)
路由阶段用到的准入控制阈值;在线路由阶段,基于离线路由和当前的网络状态,
进行路径选择,并在 MPLS 网络中建立 LSP;以及相应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将
链路状态信息在整个网络上发布。在线算法被设计为足够简单,来尽可能减小为
每个流进行路由的计算要求。而离线计算阶段需要对一个多物品网络流问题求
解,它是一个计算量很大的过程,但可以离线进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作用是
保持网络中每个路由器上的链路状态数据库随时更新。
在 NS-2 仿真软件中我们实现了这个 QoS 框架,并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仿
真结果表明这个新的 QoS 框架和路由算法在路由的流数和准入的带宽数等度量
上,比传统的最短路径优先(SPF)路由算法有比较大的性能提高。我们工作的
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在基于 MPLS 的 ISP 网络中动态建立有带宽保证的 LSP 的
一种可靠的机制。
|
|
|
|
1 |
于力,高振明;基于MPLS技术的IP QoS[J];山东电子;2001年01期 |
2 |
王瑜,朱新宁,钱江洪,丁炜;MPLS宽带网络技术讲座 第4讲 MPLS网络中的QoS管理[J];中国数据通信;2001年06期 |
3 |
咸廷伟
,孙仁祥
,毛琦;基于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的IP QoS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3年08期 |
4 |
何家恩,赵晖;IP网络的QoS研究[J];电信快报;2004年01期 |
5 |
汪军,汪青,李炎;MPLS支持IP QoS的应用研究[J];电信快报;2002年01期 |
6 |
刘苗辉;陈禹亮;乔晶峰;;浅谈IP网络QoS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2期 |
7 |
莫华国;;IP城域网QoS设计探讨[J];中国新通信;2007年11期 |
8 |
张毓;疏靖;;基于主动网络的MPLS VPN[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年03期 |
9 |
吴颖;;网络拥塞解决方案[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
10 |
杜志璟;侯韶华;;感知区分服务的MPLS流量工程技术研究[J];现代传输;2006年04期 |
11 |
杜志璟;;感知区分服务的MPLS流量工程技术研究[J];山东通信技术;2006年03期 |
12 |
杜志璟;侯韶华;;Diffserv-aware流量工程在MPLS中的应用[J];电信快报;2006年10期 |
13 |
刘正蓝,朱淼良,姜明,吴天福;QoS协议及体系结构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3期 |
14 |
黄世权;;虚拟专用网(VPN)中QoS的研究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09期 |
15 |
邓宇峰;傅喜泉;;用DiffServ MPLS流量工程保证NGN承载网的Qos[J];现代传输;2006年02期 |
16 |
李翠娟;刘阳;张健;;中小城域网的优化改造[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11期 |
17 |
胡永良;;一种实用的MPLS约束路由算法[J];台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18 |
钱玉霞;杨振启;董科;;基于IPv6的MPLS隧道实现QoS[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年08期 |
19 |
彭英;文平耿;季飞;;MPLS网络中的QoS路由粒度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18期 |
20 |
杨林;基于MPLS技术的IP QoS应用[J];信息技术;2001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