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靶向载药材料及微球的制备

李莉  
【摘要】:药物释放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 DDS)已成为药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随之而来对药物载体及材料的研究也就愈加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只有选用适宜的药物载体或材料及适当的药物与载体的配比,方可获得释药速率令人满意的给药系统。因此,开发新型药物载体及相关材料对于研发新型医药产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制备了醛端基聚乙二醇,随后采用还原法将醛基还原为胺基,且采用叶酸对壳聚糖进行修饰,制备了靶向载药材料壳聚糖-叶酸。而后采用反相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微球、壳聚糖-叶酸微球和PEG化壳聚糖微球、PEG化壳聚糖-叶酸微球。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本文首先对PEG进行了化学改性,通过氧化反应将其一端的羟基转变为醛基,而后在碱性条件下利用还原法将醛基转化为胺基,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初步表征。 2. 通过化学反应得到了具有靶向性分子叶酸修饰的壳聚糖大分子,初步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叶酸修饰程度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初步表征。 3. 根据壳聚糖大分子的特点,采用戊二醛为交联剂、苯甲酸乙酯为有机分散介质制备了交联壳聚糖微球,探讨了反应条件对粒径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对微球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方法可得到单分散性好的壳聚糖微球。 4. 随后在以戊二醛为交联剂、苯甲酸乙酯为有机分散介质的条件下制备了载有化学键合叶酸分子的壳聚糖微球,并采用红外、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经一定程度叶酸修饰后仍然可以交联,经反相乳化交联可得到单分散性较好的叶酸化壳聚糖微球。 5.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制备了PEG化壳聚糖微球和PEG化壳聚糖-叶酸微球,并用红外、扫描电镜等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反相乳化交联法可制备出一定粒径分散度的PEG化壳聚糖微球和PEG化壳聚糖-叶酸微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亚君;壳聚糖微球对环丙沙星吸附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年03期
2 于莲;李爱臣;张传美;董宇;张喆;平洋;;依托泊苷肺靶向壳聚糖微球的研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年06期
3 丁立新;李春英;王心合;;金钱草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02期
4 赵书言;周浩然;赵蕊;;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与表征[J];化学与黏合;2011年02期
5 柳时;徐喆;罗智;项光亚;;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J];医药导报;2006年06期
6 李志洲;刘军强;刘军海;;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科技;2008年01期
7 纪建华;;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8期
8 侯东耀;葛喜珍;刘军锋;田平芳;谭天伟;;小檗碱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抗真菌活性测定[J];过程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9 姬振行;安静;王德松;罗青枝;;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应用[J];材料导报;2010年13期
10 周永国,杨越冬,郭学民,齐印阁,白继海;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靶向给药研究[J];应用化学;2002年12期
11 苏丽政;李明春;辛梅华;张兴松;赵煌;;牛血清白蛋白在交联壳聚糖微球上的吸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年07期
12 李峻峰;张利;左奕;邹琴;付莉;李玉宝;;CS/n-HA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J];功能材料;2009年04期
13 葛华才;黄仕英;梁恺;;壳聚糖改性微球的微波辐射制备及吸附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4 薛志欣,夏启明,张政朴,刘苗苗,何炳林;壳聚糖微球用于LHRH拮抗剂类似物缓释体系的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0年04期
15 王增寿;胡伟;张华;朱光辉;陈怡;;多柔比星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医药导报;2007年07期
16 李柱来;王津;陈莉敏;张婉春;赵传春;;头孢曲松钠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初探[J];海峡药学;2006年04期
17 王玉军;陈洁;陈飞;骆广生;王运东;戴猷元;;聚糖微球及其衍生物对利尿剂的吸附解吸特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18 王增寿;张华;朱光辉;蒋硕民;陈怡;;脑用表阿霉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考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02期
19 车小琼;孙庆申;赵凯;;甲壳素和壳聚糖作为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8年02期
20 张爱华;姚康德;;淫羊藿苷壳聚糖/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J];高分子通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君;李红;季金苟;董瑾;;叶酸偶联壳聚糖的分离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磊;权维燕;李思东;李程鹏;龚焕坤;;金银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及其释放特性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王怀玉;董利民;昝青峰;王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粘连原因分析[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4 马光辉;苏志国;王连艳;周青竹;;膜乳化法制备尺寸均一的多糖高分子微球[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燕军;包德才;任东文;郑建华;刘袖洞;马小军;;核孔膜乳化法制备单分散壳聚糖微球[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6 王秀珍;赵小钒;张树成;弭忠祥;王国夫;;微囊类样品的制备及观察[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尹学琼;林强;张岐;;壳聚糖及其铜配合物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8 李红;周雪琴;王刘倩;赵力;闫晶晶;杨桦;;叶酸-纳米壳聚糖载体的构建及其载靶向[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邝钜炽;;壳聚糖阻垢性能的研究(英文)[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李瑞欣;张西正;武继民;郭勇;郭春;李志宏;关静;黄姝杰;;成型工艺对壳聚糖导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扬;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微球结肠靶向释药的应用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2 尹承慧;羧甲基壳聚糖植入可降解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及生物医学特性[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3 张琦;单分散功能聚合物微球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刘哲鹏;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钟延强;布比卡因缓释微球给药系统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6 程国华;汉防己甲素肺靶向聚乳酸微球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7 陈红丽;多糖修饰的PLGA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代昭;烷基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药物负载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邢福保;辣素/明胶—阿拉伯胶—单宁微囊和纳囊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蒋栋毅;布洛芬聚乳酸微球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靶向载药材料及微球的制备[D];天津大学;2004年
2 赵岚;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微球与微胶囊[D];天津大学;2004年
3 洪爱真;胺基化壳聚糖微球吸附阴离子偶氮染料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利锋;振荡磁场促超顺磁性明胶质粒(pDsVEGF_(165)Red1-N1)微球的制备及体内活性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王彬;壳聚糖吸附金属离子(Cu~(2+))/DNA的AFM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马月珍;壳聚糖为基质制备抗生素缓释制剂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7 黄春跃;受体介导的粘附粉末制备及其细胞粘附特性的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刘映薇;口服蛋白质药物AC缓释微球的膜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9 吴勇;壳聚糖的磺化及其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10 秦冰;壳聚糖强化生物处理的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欣;优生不可少叶酸[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璐;准妈妈每日补充四百微克叶酸[N];保健时报;2008年
3 ;叶酸为生命起航扬帆[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寿柏泉;多吃叶酸食物防中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摄入叶酸与高血压风险性降低存在关联[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衣晓峰 庄磊;叶酸治疗效果满意[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叶酸可提高老人记忆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邱爽;叶酸:不可或缺的营养素[N];保健时报;2008年
9 曲俊雅;叶酸可能有助改善年龄较大者的记忆力[N];医药经济报;2005年
10 记者 赵静 通讯员 张启荣;我省全面启动农牧区妇女补服叶酸项目[N];青海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