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乳液模板法多孔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制备研究

张凤菊  
【摘要】:乳液模板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用乳液模板法制孔可以精确控制孔的大小和分布。目前乳液模板法多用于无机多孔材料的制备,关于乳液模板法制备多孔天然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较少。 海藻酸钠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价格低廉,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本论文对反相悬浮交联法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制备、乳液模板体系的确定、模板物在海藻酸钙凝胶中的存在状态以及模板物撤离后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总结。用表面张力仪和粒度测试仪对乳液进行了表征,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海藻酸钙凝胶的形貌。 结果表明,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钙微球,分散介质的用量、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浓度、搅拌速度以及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等都会影响微球的形貌。对于本体系,分散介质和分散相的体积比不能小于2:1;海藻酸钠的浓度应控制在2%-3.5%之间;要得到具有良好球形的海藻酸钙凝胶粒子,搅拌速度应控制在300r/min-450r/min之间;用Span85Span80表面活性剂和PVP作为微球制备的悬浮分散剂,通过调节其用量,可以得到不同尺度、均一而规整的海藻酸钙微球。 对乳液表面张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均一稳定的石蜡/Span85Tween60/海藻酸钠乳液,最佳的HLB值为12.3,乳化剂含量以70-110%为宜,乳化时间应控制在60min左右。观察由乳液制得的海藻酸钙凝胶膜中模板物的存在状态,认为甲苯和十二醇不适合作为本实验乳液模板体系的分散相,而液体石蜡适合作为制备多孔海藻酸钙凝胶的模板;调节乳化剂和液体石蜡的用量可以控制模板物石蜡在凝胶中的分布和液滴的大小。用扫描电镜观察脱除模板的干态凝胶,可以观察到凝胶膜的表面有尺寸均一的球形孔存在;在干态凝胶微球的表面和断面上也观察到很多微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景文珩;周丽芹;金万勤;邢卫红;徐南平;;二次膜射流乳化法制备单分散乳液模板的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师昂;常海涛;;乳液模板法制备酚醛树脂基多孔碳材料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7年04期
3 杨励生;曹淑娟;;提高海藻酸钙凝胶球强度的试验[J];江苏食品与发酵;1988年03期
4 马萍,孙淑英;一种新的缓释载体──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的研究概况[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1998年03期
5 李欣;陈立仁;;不同粘度的海藻酸钠制备海藻酸钙凝胶粒子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陈增,黄仁杰;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酸钙凝胶小球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J];海峡药学;2002年06期
7 张彦青;解军波;戚务勤;张明春;韩淑珍;孔秀华;;灯盏花素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的制备[J];中草药;2006年09期
8 黄仁杰;醋酸地塞米松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的研制[J];海峡药学;2001年01期
9 龚彦铭;曾睿;但卫华;张超;但年华;林海;米增建;;海藻酸钙负载胰酶微球的研究[J];中国皮革;2009年15期
10 黄仁杰;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的含量测定及溶出考察[J];海峡药学;2002年03期
11 朱海云;蒋志慧;张保华;;阿维菌素海藻酸钙微球制备与表征[J];农药;2020年03期
12 刘丹;梁明;王效增;田孝祥;孙景阳;李洋;韩雅玲;;血凝酶-海藻酸钙微球对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0年10期
13 钟月红;李培源;;海藻酸钙的制备及其医药领域应用研究[J];山东化工;2019年18期
14 裴元英;;海藻酸及其盐的药用价值[J];中草药;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香李;苗青;刘玲玲;杨玉;房喻;;基于胆固醇羧酸衍生物的凝胶乳液及其模版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6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C];2013年
2 刘磊;杨继生;;海藻酸钙亚微米凝胶粒子的制备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分会:功能微纳米材料[C];2017年
3 李欣;陈立仁;;海藻酸钙凝胶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宛彤;赵孔双;;微胶囊固定化复合胶囊的介电解析:监测物质释放过程[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5 陈继伟;施冬健;肖鑫;董开杰;陈明清;;高抗冻性聚乙烯醇/海藻酸钙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一卷)[C];2019年
6 徐飞海;王士斌;侯越;黄晓楠;翁连进;;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体外释放性能的初步考察[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喻翠云;殷博成;柳明;程巳雪;卓仁禧;;海藻酸钙微粒给药体系对抗肿瘤药物的缓释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8 姚毅;马幼平;吕郭栋;张平安;冯洋子;;海藻酸钙交联沸石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特性研究[A];《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8年
9 牛松;赵振河;李珺鹏;唐璐;刘春燕;;硅丙无皂乳液的合成及应用[A];“闰土”杯第四届中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曾文江;鞠耐霜;;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工业开发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1 藤村朋宏;稻垣和正;土屋彻;平尾哲二;阿部恒之;穆荣;;化妆水·乳液并用的有用性评价[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2 姜卉;王笑涵;吴海涛;林松毅;唐越;;大黄鱼卵分离蛋白乳液系统的构建及特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3 王方娴;刘鉴;张正国;;稳定相变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4 邵万青;葛玲玲;陈浩;郭荣;;双面乳液的形成及性质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5 肖公奎;刘红晶;贺高红;丁路辉;;渗透压下W/O/W多重乳液的聚并研究[A];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16 李灿;;乳液催化:环境友好绿色化学过程[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7 李晓;田星;夏延致;桂由刚;;海藻酸钙共混水性聚氨酯合成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C];2017年
18 韦美苹;吴振伟;陈正毅;杜甫佑;阮贵华;;基于高内相乳液多孔整体材料的制备及胰蛋白酶固定化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9 邢仁卫;邱化玉;;水包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合成条件的研究[A];'2005(第十二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0 程佳;时君友;;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冻融稳定性的研究[A];北京粘接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粘接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袖洞;膜乳化内部凝胶化过程及海藻酸钙凝胶珠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年
2 许钊荣;抗菌人工真皮的研究与转化[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3 杨晓宁;基于海藻酸牺牲材料构建微脉管系统及其用于肝组织工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4 陈香李;小分子胶凝剂稳定的凝胶乳液创制及其在低密度材料模板合成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潇;小麦蛋白基乳液凝胶的构建、应用及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6 荣晶晶;凝血酶-海藻酸钙复合介入栓塞止血剂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7 毛淑才;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微观复合改性乳液的制备及性能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敬春;粘土颗粒与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相互作用及其共同稳定的乳液[D];山东大学;2014年
9 陈家凤;食品级水水乳液的形成及其功能性输送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10 邹勇娟;颗粒引入对传统乳液佐剂效应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20年
11 李梓超;高内相乳液和双重乳液模板法制备贯通多级孔聚合物材料[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2 门卫伟;中西方人脑形态学研究与大样本中国人脑模板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3 赵彤;乳铁蛋白-虾青素乳液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对脑神经炎症和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14 齐文慧;以蜂蜡为凝胶因子的水包油凝胶Pickering乳液构建及性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0年
15 张晨;浓乳液快速聚合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16 刘红晶;可载药W/O/W多重乳液稳定性研究及多重乳液担载胰岛素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7 田兆君;煤矿防灭火凝胶泡沫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8 孙靖先;离子凝胶基柔性应变传感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20年
19 焦文娟;脂肪晶体结构对脂肪结晶乳液消化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20 王建莉;浓乳液模板法制备多孔聚合物材料[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凤菊;乳液模板法多孔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制备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杨淼;酶促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二琴;海藻酸钙纳米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流变性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4 宁雪莹;基于天然皂皮皂苷油水界面自组装构建高内相乳液凝胶及油凝胶[D];河南工业大学;2021年
5 张雨;基于胆固醇衍生物的新型凝胶乳液的创制及其在低密度聚合物材料制备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冠群;基于多相乳液模板法的微—纳米复合多级孔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7 万思;海藻酸钙基软胶囊的制备及其对铜(Ⅱ)的吸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8 潘林海;海藻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9年
9 鲍伟伟;一种鸡尾酒启发的近红外无创自清的物理/化学双效雄性避孕方法[D];南昌大学;2019年
10 蔡诗轩;基于3D打印微流控技术制备海藻酸钙微/纳米凝胶及其载药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1 牡玲;海藻酸铜水凝胶防污性能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12 严丽华;载BSA海藻酸钙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13 杨鑫;载酶海藻酸钙微球稳定Pickering乳液及其在两相界面催化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14 田秀秀;多功能海藻酸钙碳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15 刘玲丽;静电喷雾技术制备海藻酸钙栓塞微球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16 周璇;基于明胶-海藻酸钙的微图案化制造及其对细胞行为调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17 黄攀丽;海藻酸钙复合纤维与多孔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18 刘慧;微流控技术制备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藻酸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的初步探索[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19 江湛如;磁性海藻酸铁介孔碳微球的合成及其吸附水体中砷、锑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20 李帆;H公司新型海藻酸钙医用敷料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傅人意;手机买得最欢 乳液卖得最俏[N];海南日报;2019年
2 实习记者 高晓娟;巨化股份开发可分解乳液[N];中国证券报;2000年
3 记者 叶桂华 通讯员 张莉 周静;我市企业一专利喜获国家特别金奖[N];泰州日报;2007年
4 实习记者 张秀凤 特约记者 虞仲义;陶氏新乳液厂将落户张家港[N];中国化工报;2010年
5 记者 赵引德;引进VAE乳液技术实现再创新[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实习记者 许怡彬周丽娟 要立;上海雷帝建立节能干粉生产线及乳液生产线[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记者 王爱红;我市电子证照制证模板数量居全省第二[N];焦作日报;2021年
8 本报特派记者 刘京青 于璐 付宇 李峒峒;高峰委员:未来铝模板市场将进入平稳发展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刘京青;船到中流,铝模板发展之路将走向何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9年
1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任晓萌 通讯员 魏邦朵;“零基础”标准化模板助力“一窗通办”[N];青岛日报;2019年
11 记者 赵桂军 通讯员 陈晨;旧模板改造成创效亮点[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7年
12 本报记者 李水根;余杭“模板”的可鉴之处[N];健康报;2017年
13 本报记者 薛秀春;绿色铝模板大有可为[N];中国建设报;2014年
14 通讯员 邹径纬;废旧模板获“重生” 降本增效省“学费”[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5年
15 本报记者 黄莹;“模板产业链”方兴未艾[N];中国建材报;2015年
16 记者 曹祥汉 李卓;铝模板还有很大发展空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17 本报记者 曹祥汉 李卓;“专业分包”是铝模板租赁模式突破的方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18 本报记者 刘志中 王小川;专业化是模板企业发展的方向[N];中华建筑报;2005年
19 徐建萍;可替代塑料模板的GMT片板闪亮登场[N];中国建材报;2007年
20 本报记者 史爱萍;铝模板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