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渤海赤潮生态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

黄东卫  
【摘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海洋富营养化状况日益严重。中国近海海域的赤潮的发生频率及影响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探究赤潮藻类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无疑是探索赤潮发生机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应用非线性随机动力系统理论,对赤潮藻类的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本文针对渤海的典型藻类及其生态环境因素的特点做了分析,完成了以下工作。 1.首先提出并建立了随机增维精细积分法,该方法可用于计算、模拟非线性随机动力系统的数值解以及系统的可视化研究。 2.首先提出并建立了夜光藻、硅藻的多种群赤潮藻类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生态模型。运用了随机平均法结合扩散过程的边界理论、不变测度理论、Lyapunov指数以及FPK方法等四种方法分析了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分岔及产生随机Hopf分岔的分岔参数值,得到了随机Hopf分岔的位置随参数值漂移的变化规律。运用随机增维精细积分法对随机系统进行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 3.综合考虑渤海湾海域典型营养盐浓度,浮游植物密度(藻类),浮游动物密度以及碎屑浓度等因素,建立了非线性生态动力学的食物链模型;并在考虑了随机因素后,提出并建立了非线性随机动力学模型。在分析非线性生态动力学的食物链模型时,选定混合层以下的营养元浓度为分岔参数,分析了系统在其它参数取默认值的情况下,系统稳定性的变化,高维Hopf分岔的产生条件。在受到随机激励时,采取了随机增维精细积分法进行数字模拟,分析系统的性态。 4.通过对两类模型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赤潮的爆发与随机激励有直接的关系;爆发的可能性与随机激励的强度成正比。本文的工作所得到的结果对研究渤海赤潮的发生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机理,为赤潮发生、预报及防止提供某种程度上可资参考的理论分析方法及数字模拟技术。本论文得到了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研究项目的资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伍俊杰;孙友林;陈君;;一种超混沌自动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13期
2 王喜英;许勇;徐伟;张慧清;;非高斯列维噪声激励下非线性系统的Lyapunov指数[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1年02期
3 刘浩;毛家松;高山;贾锋;刘建峰;;一类电机系统的混沌分析及电路实现[J];电工电气;2011年07期
4 赵晓华;戴灿华;;一类4维Lotka-Volterra系统的Hamilton结构及动力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刘小良;梁亮文;徐慧;李江;;Cantor型人工DNA序列的关联属性及输运性质[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6 王佳;马军海;;基于复杂性原理的黄金市场价格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1年03期
7 郑佳;文鸿雁;袁昌茂;李超;;基于混沌特性的滑坡监测序列的小波去噪[J];城市勘测;2011年03期
8 刘卫林;;漳河观台站降雨径流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桓清柳;江天久;;鱼毒性赤潮藻类毒力水平的荧光指纹特征[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2 吴昊;;混沌与Lyapunov指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3 陈国福;张春云;闫培生;徐仲;王广策;张宝玉;;威海沿岸赤潮藻类骨条藻种的生物多样性分析[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4 金俐;张彦梅;王琪;陆启韶;;关于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Lyapunov指数计算的几个问题[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卢俊国;汪小帆;魏荣;王执铨;;用微弱局部反馈控制产生时空混沌[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一)[C];2000年
6 杨岸龙;尹协振;;用FTLE和LCS表示圆盘起动涡环结构[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柳晓东;张瑞成;陈至坤;;轧机APC系统中出现的混沌现象及特性分析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舒赛刚;任雪梅;陈杰;;模糊神经网络在混沌预测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9 蒋斌松;韩立军;贺永年;;时间序列Lyapunov指数的估算及预测[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5年
10 王峰;姬冰辉;李斗;;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自相似业务流预测算法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东卫;渤海赤潮生态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陈祖云;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的非线性预测及支持向量机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安鸿伟;混沌动力学与地震油储信息检测方法[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单华宁;混沌在血流动力学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舒永录;时滞混沌系统的构造与同步及其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卢山;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丁瑞强;非线性误差增长理论与可预报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8 易壮鹏;几何缺陷对拱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7年
9 李龙锁;基于随机相位对几类动力系统的混沌控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10 高经武;物理非线性粘弹性杆动力分析研究及混沌动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佳;渤海赤潮随机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与随机回归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2 徐兰;法向Lyapunov指数与渐进稳定的吸引子[D];苏州大学;2004年
3 杨铭;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混沌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4 郝丽丽;超混沌五阶自治电路的分析及保密通信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李刚;光学技术在赤潮监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伟伟;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分数阶R(?)ssler系统的混沌现象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任志军;从时序中计算高阶Lyapunov指数及其在研究脑电高维混沌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蒋国庆;混沌理论用于经济预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9 唐洁;超混沌系统设计及其性能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杨向锋;混沌在水中目标识别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杰;赤潮研究:海陆“双管齐下”[N];科技日报;2007年
2 石谷;赤潮灾害与海洋污染[N];解放日报;2001年
3 陈荣发 钱江 陈桔 祝荣生;赤潮,海洋污染的红灯[N];中国海洋报;2004年
4 黄中;海洋污染与赤潮灾害[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5 李荣;长三角亟待建立海洋监测预警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迟守峰;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赤潮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N];中国渔业报;2008年
7 李向南;渤海首现大面积有毒赤潮[N];经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林丛心;两会访谈船舶压载水危害应引起重视[N];中国海洋报;2002年
9 樊新华 石建华;国外关注淡水藻类毒素[N];国际商报;2003年
10 记者 王量迪 通讯员 陆素忠 涂金珠;海域严重污染面积逐年下降[N];宁波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