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配电系统馈线整体化暂态保护与分布智能故障定位的研究

苗友忠  
【摘要】:根据国内外小电流接地系统运行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本论文对配电系统馈线整体化暂态保护与分布智能故障定位进行了研究。它是在小波分析与智能原理融合原理的基础上,对馈线单相接地和多相故障的电流保护、单相和多相的故障测距作了全面的、系列化的创新性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推动配电系统自动化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的提高作了有益的工作。 在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暂态过程形成机理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馈线三相电流暂态分量间的分布规律及其关联特征。创造性的研究有:以相电流暂态分量(TCC)作为接地故障保护的基本依据; 以小波分解提取相TCC单一或组合特征频带的测度值; 基于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的特征频带测度理论比值,构造单相接地故障理论性判据准则的保护新原理; 以组合复小波提取相TCC之间相对相位关联特征的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新原理。所提出保护原理可适用于任何非有效接地配电系统; 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系统和馈线参数的影响; 与负荷运行性能、不对称性无关; 不受过渡电阻、故障距离、故障瞬时角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摈弃了保护动作阀值的概念,无须整定计算; 能融于分布式间隔单元,无须专用选线装置; 保护的快速动作和重合方式能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因此,该保护具有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自适应性、通用性强的优良性能。研究成果具有突出创新意义,突破了多个研究难点,具有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保护新原理研究的基础上,对馈线故障测距做了进一步研究,研究了基于正交小波包分解提取特征频带测度矢量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系统,创造性地解决了提高故障测距精度两个突破性关键问题:以非故障相的暂态电流分量作为故障测距信号的基本依据,不同于广泛依据故障相的信息作为故障测距的基本依据; 获得故障瞬时角度影响故障测距的规律性,提出修正原理和方法。对带分支馈线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首次提出相同参数下的等值长度直配线归算分析法。 基于目前馈线多相故障保护原理及其运行经验,为了提高馈线保护的动作速度和保护范围,创造性提出以小波测度概念构造电流速断保护的新原理。充分利用暂态电流分量助增作用来扩展保护范围和提高灵敏度,改善保护性能是具有好的实用价值。 根据配电网多相故障测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以特征频带测度矢量的多级分布式神经网络测距模型:首级为过渡电阻检测NN模型; 次级为以过渡电阻划分区段的分布式角度修正的测距NN模型。大量仿真证明其有效性和正确性,测距精度较高,该研究具有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曲显明;;380V厂用电动机接地保护的探讨[J];黑龙江电力;1992年01期
2 郝玉山,高曙,杨以涵,任建文,周庆捷,王新年;MLN系列小电流接地微机选线装置动作原理[J];电力情报;1994年02期
3 肖应琼;;单相接地保护与新型零序电流互感器[J];电工技术;1996年03期
4 张兰,龚静,周有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暂态保护判据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黎维君,刘强身;露天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保护初探[J];包钢科技;1985年04期
6 赵克季;;试谈低压电网的单相接地保护问题[J];电气工程应用;1987年02期
7 赵桂兰;;配电变压器380V低压侧单相接地保护的配置探讨[J];低压电器;2010年17期
8 颜卓胜,李振然;微机人工二次谐波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J];继电器;1997年04期
9 徐文良;6kV~10kV配电变压器单相接地保护[J];建筑电气;2000年04期
10 鲍舒眉,刘长义,余珊珊;配电变压器采用D,yn11接线的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1 张绍辉;6~#变电所的技术改造[J];一重技术;2005年04期
12 曹舒眉;;微机型低压电动机保护装置在石化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开关;2005年06期
13 吕海军;叶良朋;;一种基于时序比相方法的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研制[J];矿山机械;2009年12期
14 周瑶;;10kV供电系统单相接地保护可靠性问题分析[J];建筑电气;2008年04期
15 王洪峰;;接地保护装置错误安装后的动作过程分析[J];机电信息;2011年21期
16 杜伟;熊锦华;;小电流接地系统保护的研究与应用[J];江西电力;2011年04期
17 卢英昭;;浅谈工矿企业6~10kV电网的单相接地保护[J];电工技术;1995年04期
18 王学仁;低压厂用电系统单相接地保护的探讨[J];黑龙江电力;1999年04期
19 李明贵,罗毅;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保护的运行分析[J];湖北电力;2001年01期
20 石秀刚;三种不同原理定子接地保护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革;谭伟璞;齐郑;杨以涵;;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保护实验装置[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王炳革;齐郑;王泽忠;;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保护实验系统[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梁琮;;不应遗忘的电容器组单相接地保护[A];2004年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4年
4 袁剑;王江华;何志元;;10.5kV系统单相接地保护方案技改分析[A];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水电厂(站)机电设备运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任晖;;关于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的几点看法[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姜朴;张晶;李小青;;交联电缆火灾的防范措施与优化新法[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丁军;;四极断路器的运用与探讨[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康明才;赵西平;;电力电容器微机保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党晓强;刘念;孙克金;都亮;陈树恒;;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的继电保护评述[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10 郑朝勇;;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的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友忠;配电系统馈线整体化暂态保护与分布智能故障定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毕大强;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及保护方案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柔侯飞;基于暂态信号的配电网分界开关单相接地保护技术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夏云峰;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地保护与无功补偿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3 臧思田;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的自适应判据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夏鼎;华亭中煦煤制60万吨/年甲醇项目供电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杜鹏程;高速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保护方案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郭自刚;配电网单相接地保护新方法及其信息融合实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靳智强;两相TA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D];天津大学;2007年
8 林幼川;基于零序暂态功率方向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装置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王晓阳;注入式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10 谌亮书;基于Modbus协议的数字式发电机保护装置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稷张军 本报记者 李旸;杨云龙:科技创新领跑企业[N];锦州日报;2008年
2 马有粮;给开关穿上“防护衣”[N];中国电力报;2003年
3 康燕飞;高压线路采用单相重合闸需考虑的因素[N];中国电力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