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市场特性分析及企业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以成品油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国内成品油的定价机制与成品油构成的发展现状,揭示了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两种内涵,一是直接与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挂钩;二是实行国家指导价。并指出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构成同国际油价、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内成品油供需状况等因素的相关程度。
以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理论为工具,计算出了鹿特丹、新加坡以及纽约成品油市场的汽油、柴油价格的Lyapunov指数,揭示了国际成品油油价的混沌特性,计算出了各成品油价格的可预报尺度,然后利用混沌理论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国际三地成品油市场的汽油、柴油价格进行了预测,预测检验结果比较理想。
分别采用GDP增长率预测法、部门调查法、灰色GM(1,1)和DGM(2,1)对我国汽、柴油的“十一五”需求量进行了预测;运用遗传算法确定不同预测模型的组合权重,构造了国内成品油需求量的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组合预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
运用SWOT分析方法,以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为例,全面客观分析了该公司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提出了华北石化增强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产品结构的发展目标。针对三种方案,通过本文对成品油需求量及其需求结构变化的预测,参考主要经济评价数据和指标计算结果,确定了具有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改造方案。
|
|
|
|
1 |
周树孝,石炎福,余华瑞;基于小波除噪和神经网络理论的气固循环流化床颗粒浓度预测[J];石油化工;2003年03期 |
2 |
谭云亮,孙中辉;矿区岩层运动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及预测研究的基本框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年02期 |
3 |
卢怀宾;中国石油需求与供应前景——来自“2004中国石油市场研讨会”的分析报告[J];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03期 |
4 |
刘燕,柯晓明;2003年中国成品油消费市场分析及2004年展望[J];石油商技;2003年05期 |
5 |
刘明言,胡宗定;气液两相单孔鼓泡过程的混沌分析[J];化工学报;2000年03期 |
6 |
陈旭,傅宏刚,于海涛,薛永强,王俊东,张新,徐善鹏,黄菊英;含钼碱性电解液中乙醇在铂黑电极上氧化循环伏安曲线的2,3,5周期及非周期振荡[J];分子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
7 |
张年梅,韩强,杨桂通;材料特性对非线性结构动力行为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8 |
鞠磊,翁贻方;主动—被动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设计[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9 |
吴小飞,冯培忠,赵艳平;近代数学方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及进展[J];煤矿机械;2004年04期 |
10 |
YQH;;邪恶之眼—混沌领主[J];模型世界;2009年10期 |
11 |
傅宏刚,于海涛,王俊东,陈旭,徐善鹏,黄菊英;含钼碱性电解液中小分子醇在铂黑电极上氧化时的周期性及非周期性振荡[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3期 |
12 |
宋维源,潘一山,苏荣华,王洪英;冲击地压的混沌学模型及预测预报[J];煤炭学报;2001年01期 |
13 |
杨灵法,侯中怀,辛厚文;表面催化反应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
14 |
杨帆;高阶M-J分形混沌研究及计算机模拟[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5 |
屈军;一混沌模型的系综模拟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6 |
颜学峰,陈德钊,胡上序,丁军委;混沌遗传算法估计反应动力学参数[J];化工学报;2002年08期 |
17 |
代高飞,尹光志,皮文丽,李东伟;矿井开采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
18 |
梁荣新,丘水生;DC-DC变换器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评述[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9 |
王丰;油罐腐蚀状况的预测[J];油气储运;1992年05期 |
20 |
李伯华;当代钢铁工业发展的趋势与展望[J];包钢科技;199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