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的研究

李树奇  
【摘要】:按照我国规范,一些重要构筑物是不允许出现有害裂缝的。结构物的裂缝可能引起渗漏,造成和加速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尤其是作为修造船水工建筑物的船坞,其所处的环境一般为海水环境,近似于潮差段,在受冻地区更会加速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因此对于混凝土防裂有着特殊的要求。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限定为船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变形引起的裂缝,即由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体积变化(主要是收缩变形)造成的混凝土开裂现象。 本课题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开展裂缝问题的研究,针对船坞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特点,通过对混凝土性能和裂缝机理的分析,为预防船坞结构出现有害裂缝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供设计与施工时参考。 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首先要开展必要的理论计算,根据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选取合适的参数,计算混凝土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同时综合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确保计算准确度。混凝土防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设法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二是降低外界条件对混凝土变形的约束;三是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裂能力。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防止温度裂缝要比防止外荷载引起的开裂难度大得多。同时,混凝土温度裂缝并不是不可控制的,通过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是完全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只有根据裂缝控制的重点、难点,制定综合的防裂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艺水平,并将防裂措施逐项落实,才能达到减少和避免裂缝的目的。 船坞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发展方向,首先应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开展高性能混凝土(HPC)的开发与研究,开发低收缩、低水化热的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性能。其次要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裂缝的数学模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施工中还要利用先进的试验和测试技术,实现信息化施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崔邯龙;沈古成;韩祎霞;张亚鹏;;筒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研究[J];煤炭工程;2009年07期
2 李涛;张洵安;高娃;;基于ANSYS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研究[J];混凝土;2010年12期
3 徐行军;黄树榕;;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李小奇;吴丹;张伟;;坞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仿真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4期
5 曹宏铎,邢克宣,李?;奥林匹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6 余天庆;张伟;;基于MIDAS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分析[J];河南建材;2008年02期
7 解宏伟,李晓敏,陈尧隆,柴军瑞;基于加权残值法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8 何定丽;;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形控制研究[J];河北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9 王一凡;宁兴东;陈尧隆;张晓飞;张建华;李佳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10 李小平;金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裂缝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1期
11 都兴民;刘小刚;李飞;;CCTV主楼底板混凝土的温度及应力场分析[J];施工技术;2006年08期
12 王东;刘晓娟;高强;;某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13 苗林;李欣然;陈德伟;;大体积桩承台施工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0年06期
14 董事尔;刘杨;侯立群;史飞;;某核电站1号核岛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测温技术[J];施工技术;2011年14期
15 唐杰锋,吴胜兴;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实例[J];建筑结构;2003年10期
16 高田亮;;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4期
17 邓韶东;;浅谈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的控制和预防[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8期
18 侯景军;白应华;;某水库混凝土大坝开裂原因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7年03期
19 关战伟;;基于Ansys平台增量法求解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弹性徐变温度应力[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年S2期
20 何卫东;沈建;陈晓瑞;;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J];电大理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强;;浅谈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2 林绍忠;明峥嵘;苏海东;;基于数值流形法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仿真分析方法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刘海卿;裴立峰;崔衍斌;;大体积混凝土三维瞬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数值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4 李军干;王东星;高海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5 朱彦鹏;张宪江;;网架结构日照温度梯度的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6 陈刚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余天庆;石峻峰;张伟;;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场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8 史志利;王晖;夏善立;;混凝土水池池壁温度裂缝的分析与防控[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王辉;何红伟;;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韦宏深;;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经伟;水工准大体积混凝土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与智能反馈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梅明荣;掺MgO微膨胀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及其有效应力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张晓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振波;混凝土温度损伤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王岳华;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筒体构件高温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汪剑;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非荷载效应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武立群;混凝土箱梁和空心高墩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王瑞骏;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温度应力与干缩应力及渗流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9 张驰;富水岩层中新型单层冻结井壁关键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何波;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设计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奇;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许德胜;大体积混凝土水化反应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季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4 李跃;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李彬彬;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朱大雷;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的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刘超;混凝土水池池壁施工期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闫慧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水管冷却热流耦合仿真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杨大平;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陈军毅;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业 记者 许巍;核电站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取得新突破[N];中国质量报;2009年
2 上海博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瞿国平;浅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裂措施[N];建筑时报;2011年
3 张郁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西京学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驻马店市建筑公司 张新恒;混凝土的温度与裂缝[N];驻马店日报;2008年
5 李峰  谢崇志;中铁五局集团一公司攻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题[N];人民铁道;2007年
6 记者 陶海音通讯员 肖长森;大体积混凝土成功浇筑[N];湖南日报;2008年
7 哈尔滨兴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郝云虹韩沐曦;浅谈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N];中华建筑报;2008年
8 陈近岳;混凝土温度变形裂缝的成因与控制[N];建筑时报;2007年
9 朱炳达 宋森华 李文龙 作者单位 绍兴市广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混凝土施工温度与裂缝防治[N];建筑时报;2007年
10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 高凤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探讨[N];中华建筑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