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青铜峡水电站尾水管中墩改造结构模型试验与计算研究

胡杰  
【摘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兴建了许多水电站,这些水电站,至今依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这些电站都存在着不同的的问题,比如裂缝、振动等,此外,还面临着增容扩容等问题。如何确保这些老电站安全高效运行,如何对老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应该进行必要的论证。 本文结合黄河青铜峡水电站实际工程,对老电站技术改造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可行性论证。所研究的虽然是个案,但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具有普遍性和共性。通过建立青铜峡水电站的整体结构试验模型、有限元计算模型、水流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全面分析了尾水管中墩改造和水轮机更换对电站结构和水流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分析研究了由水力机械和电气三方面原因引起的18种振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共振校核以及分析技改对共振范围的影响,并针对共振校核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另外,对青铜峡电站结构上所特有的平压水箱进行了再研究,反思了原来的设计思想,总结了几十年来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本文在这些方面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从试验和计算的结果分析来看,尾水管中隔墩技术改造,受其影响相对最大的部位就是尾水管,特别是需要拆除的中墩头所在部位;但是技术改造并不会给尾水管顶板和底板的钢筋配筋量带来变化;按现行规范计算,尾水管底板原有钢筋量存在不足。试验过程中通过模拟快速施工的方法测试自重应力取得理想效果。 (2)水电站厂房容易与由推力瓦制造不良引起的激振力和由蜗壳不均匀流场引起的激振力发生共振,尤其是当机组出力需要经常大幅度变化时,更要引起注意。对此,需要从水轮发电机和蜗壳流道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加以解决,同时,也应尽量避免在某些可能产生强烈振动的负荷区运行。尾水管技术改造对电站厂房自振频率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比较而言,更换了水轮机很有可能扩大了共振频率的范围。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3)平压水箱对改善某些部位的应力状态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原设计考虑的那么明显,加强对平压水箱的现场观测,结合计算和试验,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4)尾水管出流不均匀现象得到验证。中墩技术改造对改善这种不均匀性有一定作用,使得水流更加顺畅,但是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对两孔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康;采用吸声导管降低螺旋桨噪音的研究报告(模型试验阶段)[J];舰船科学技术;1980年12期
2 陆家佑;层状岩体坝基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几个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80年01期
3 陈厚群,唐继儒,钱维栎,王良琛,孙绳武;枫树坝坝内式厂房段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J];水利学报;1980年02期
4 ;水运工程专业会议报导[J];水运工程;1980年02期
5 刘衍荣;波浪作用下船舶撞击力计算公式的探讨[J];水运工程;1980年07期
6 孙新文 ,卢汉才 ,秦嘉蓬;潜坝范围内水流条件的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1980年11期
7 张鸿钧;单桨货船的球鼻首阻力试验及其分析[J];中国造船;1980年02期
8 吴鸿庆,王业敏,任侠;斜腿刚构桥的面外振动[J];铁道学报;1980年04期
9 张育芗;室内钻孔模型试验[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0年02期
10 ;北京西北环线锚定板挡墙试验[J];铁道建筑;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卿;陈肖柏;米海珍;;寒区隧道工程冰压力模型试验[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2 孙一源;许虎泉;张岩;;用量纲分析法估算挤压机功率[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和食品机械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3 刘彤;金建明;;子母战斗部中心管爆炸开舱模型试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4 官庆;汤广发;;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气流数值方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1990年
5 洪肖秋;;一种空间组合板架的设计与研究[A];第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2年
6 张汝亮;;蛛网式平板型网架的设计与施工[A];第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4年
7 杨斌;;一种对空间网架进行非线性分析的方法[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8 程万海;杜光兴;;网架—平板组合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9 李广仁;胡国治;胡学仁;秦小龙;;山东省杂技团排演厅球面形网壳屋盖的结构选型[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10 刘锡良;高永辉;;三向单层球形扁网壳结构计算与试验研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江平;网状加筋挡墙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2 陈页开;挡土墙上土压力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3 袁凡凡;非均质介质地基破坏机制及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崔军;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受力性能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5 邵利民;人、反射波浪的分离与反射系数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谢耀峰;港口工程桩基水平承载力和负摩擦力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吴海彬;基于半物理仿真的海上平台沉浮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干湧;水下悬浮隧道的空间分析与节段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王协群;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地基的极限平衡设计与加筋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刘继明;钢筋混凝土复合受力构件受扭行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梅;混流式机组水力振动研究与破坏原因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宋海斌;大跨圬工拱桥计算方法和理论初步探讨[D];长安大学;2000年
3 赵涛;有压隧洞出口段水流的二维势流蒙特卡罗解[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4 高玉杰;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5 徐双全;斜向波与直立式防波堤的相互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张宝胜;三塔斜拉桥静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7 刘志文;曲线梁桥结构分析、模型试验及程序研制[D];长安大学;2001年
8 陈广峰;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及边坡锚杆支护受力性能应用研究[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9 张晓东;泄洪隧洞掺气减蚀与挑流消能机理研究及其在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1~#泄洪排沙隧洞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1年
10 袁小宁;水电站压力引水系统非恒定流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林英 通讯员 何春权;我国核电厂第三代安全壳模型试验获得成功[N];光明日报;2000年
2 谢守祥;体制改革见真功[N];中国水利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倪永华;让爱温暖最后的生命旅途[N];科技日报;2002年
4 陈礼康 夏美玉;资金先导 看板管理[N];中国电力报;2003年
5 成语;通过计算机仿真提高水轮机效率[N];中国水利报;2003年
6 记者张毅、刘成友;三峡工地紧锣密鼓筹备通航[N];人民日报;2003年
7 记者 王志田 刘伟;抗盐聚合物新品高效环保同行领先[N];中国石油报;2003年
8 木林;水轮机通流部件的安装[N];中国电力报;2004年
9 靳国厚 侯作岐;世界最高橡胶坝的设计特色[N];中国水利报;2004年
10 白洁;七一三所突破薄板焊接工艺屏障[N];中国船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