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热塑性复合材料AS4/PEEK非线性率相关三维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丁淑蓉  
【摘要】:热塑性复合材料AS4/PEEK层合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对于AS4/PEEK层合板,由于PEEK基体韧性的提高,在拉伸及其它复杂载荷下,表现出较强的和变形速率相关的非线性行为,层间分层破坏是其重要的基本破坏形式之一,为弄清其破坏机理,计算其层间应力分布并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本文对厚的AS4/PEEK层合板[0/±45/90]2s,[±25]s4在单轴拉伸状态下不同界面上的层间应力进行了三维各向异性弹塑性数值分析。由层间应力的三维分布图,分析了不同界面上层间应力的分布特征,说明了可能引起层间分层的主要因素。并研究了不同应变率对AS4/PEEK层合板[0/±45/90]2s,[±25]s4层间应力的影响。 对角铺设层合板[±θ]s(θ分别为15,45,75)在单轴拉伸不同应变率下的界面层间应力进行了三维各向异性弹性-粘塑性分析,将层间应力以三维分布图的形式给出。并考察了应变率变化和铺设角变化对层间应力的影响。 对开孔热塑性复合材料层合板[±25]s4,[0/±45/90]2s在单轴拉伸状态下的层间应力进行了三维弹塑性分析,给出了最小横截面上各点层间应力的三维分布图,并给出了距离两自由边等距离的纵向截面上各点层间应力的三维分布图;除此而外,计算了各界面处沿孔边各点层间应力的分布曲线,分析了危险的位置。 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开孔热塑性复合材料层合板[0/±45/90]2s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位移和应变分布的特征,以及断裂损伤的特征。并将实验的结果与相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对表征热塑性复合材料AS4/PEEK非线性行为和应变率相关行为的三维弹塑性模型和三维弹性-粘塑性模型自行编制了两套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将有限元程序的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证明了所编制程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利用所编制的弹塑性和弹性-粘塑性程序对AS4/PEEK层合板的位移、应变和应力进行了定量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鹏志;冯夏庭;邱士利;周辉;;多轴应力对深埋硬岩破裂行为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昌;张虹;;无单元法在三维弹塑性问题中的应用[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何长江;刘军;梁仙红;;三维弹塑性流体力学自适应欧拉方法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何长江;于志鲁;冯其京;;三维弹塑性流体力学欧拉数值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4 夏元友;徐长佑;;三维弹塑性边界元法的奇异积分处理[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5 王后裕;徐干成;言志信;;大型地下扩建工程开挖过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许汉铮;杨菊生;;混凝土结构三维弹塑性开裂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何长江;于志鲁;冯其京;梁仙红;;三维弹塑性流体力学整体求解欧拉数值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8 庄最清;陈敬虞;郑颖人;;层状地基弹塑性半解析元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何长江;于志鲁;范中波;冯其京;;混凝土动态冲击的三维欧拉数值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10 濮家骝;李广信;孙岳嵩;;砂土复杂应力状态试验及三维弹塑性模型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淑蓉;热塑性复合材料AS4/PEEK非线性率相关三维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孙林松;三维弹塑性接触问题的线性互补方法及拱坝结构非整体性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雷晓燕;三维弹塑性,弹粘塑性有限元与边界元耦合数值方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1989年
4 赵军华;宏观结构的三参数三维断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刘德义;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和四辊轧机轧制模拟[D];燕山大学;2003年
6 陈一鸣;弹性及弹塑性摩擦接触边界元快速算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7 王树栋;复杂地应力区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洪杰;管板孔开槽的液压胀接接头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2 刘小丽;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与土压力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3 严华;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程序改进[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王丽娟;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3年
5 周家杰;三维弹塑性大变形接触问题的无网格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6 甄精莲;基于ABAQUS的深基坑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D];南华大学;2007年
7 黄木坤;ANSYS三维弹塑性结构分析在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2年
8 高有斌;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三维弹塑性承载性状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9 杜坤;筒形件多道次普通缩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10 刘运;高速公路下穿隧道施工仿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