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电系统谐振器面内运动检测的激光多普勒方法
【摘要】:随着微机电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器件运动性能检测的需求日益迫切。本论文旨在探讨微机电系统器件的运动检测技术,主要研究了激光差动多普勒方法在面内运动检测中的应用。
论文建立了激光差动多普勒测量系统,用于检测谐振器在平面内的振动,系统的测量光轴垂直于被测速度。该系统主要由光学部分、信号处理电路、数据分析程序和微动调整装置等组成。光学系统中,在差动多普勒测量光路的基础上加入了CCD监控光路,用监视器观察被测器件调整过程和振动情况。电路系统从光学系统输出的高频信号中提取了多普勒信号。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中,利用频谱分析、计数法等方法计算了谐振器的速度,并积分得到位移曲线。
测量了电动机转轴转速和加速度计校准仪的往复振动,验证了实验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分别测量了四个谐振器的振动情况,得到了活动梳齿的谐振频率、瞬时速度和位移等,并用计算机显微视觉方法进行了比对实验。
论文研究了被测谐振器的调整和定位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在谐振器运动检测时,测量系统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论文还建立了活动梳齿的振动模型,推导了活动梳齿的谐振频率和谐振振幅的解析解。基于体硅工艺,设计了谐振器的具体结构和工艺步骤,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活动梳齿的静态响应和振动模态。进行了流水实验,给出了加工结果。
|
|
|
|
1 |
任杰;樊尚春;王路达;;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设计的关键技术[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
2 |
何高法;唐一科;周传德;何晓平;吴英;;谐振式微加速度计驱动和检测结构设计及制作[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
3 |
钟莹,李醒飞,张国雄;有限元法在谐振式硅微机械加速度计设计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4 |
钟莹;张国雄;冷长林;张涛;;用于微机电系统运动检测的激光差动多普勒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22期 |
5 |
陈国炜;朱荣;;基于氧化锌纳米线的硅谐振式加速度计(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6期 |
6 |
陈志勇;周斌;张嵘;;微机械角振动谐振器在低气压下的非线性振动[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11期 |
7 |
胡淏;董景新;万蔡辛;曹宇;;双端音叉式硅微谐振器的电修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1期 |
8 |
钟莹,张国雄,郝一龙,贾玉斌;硅微机械音叉式谐振器[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08期 |
9 |
梁帆;彭志萍;樊尚春;;新型硅微机械谐振器的设计[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0 |
高志宏;唐一科;周传德;;用零相位的方法检测微加速度计的谐振频率[J];机械制造;2009年09期 |
11 |
韩建强,朱长纯,赵红坡,刘君华,邵军;微机械桥型压控振荡器[J];中国科学E辑;2004年01期 |
12 |
乔大勇;苑伟政;马志波;李开成;李晓莹;;一种基于静电排斥力的纵向微驱动器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
13 |
赵江铭;陈晓阳;王小静;;大位移多折叠梁静电驱动器的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J];机械强度;2007年01期 |
14 |
何高法;唐一科;何晓平;刘世明;;一种新型谐振式微加速度计设计和分析[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Z1期 |
15 |
任大海;阎梅芝;尤政;;扭摆型谐振式磁强计及其激振与测控系统设计[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7年03期 |
16 |
孙立宁;陈涛;邵兵;李昕欣;;具有力感知功能的四臂式MEMS微夹持器研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8期 |
17 |
常洪龙;白滨;焦文龙;谢建兵;秦子明;苑伟政;;大输出微控制力矩陀螺的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
18 |
金翠云,靳世久,栗大超,冯亚林,李一博,郝一龙;基于模糊图像合成技术的MEMS平面微运动测试技术[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年02期 |
19 |
任大海;阎梅芝;尤政;;谐振式MEMS磁强计原理与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11期 |
20 |
胡晓东;田淑英;陈治;胡小唐;;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在微结构平面运动测试中的应用[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