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烟气中SO_2脱除的自由基及催化反应研究
【摘要】:在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工厂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其中SO_2是最为严重的污染物之一,各国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研究人员对SO_2的脱除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烟气中组成的分析,人们开发了许多有关CO的脱硫工艺,并系统的研究了相关催化剂的脱硫性能,CO催化还原脱硫就是其中的一种。但人们对含氧气氛下各气体组分之间的反应过程研究还有所欠缺。本课题将对含氧烟气中SO_2的自由基反应行为和催化脱硫过程进行研究,并考察丙酮加入及与热催化联合操作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实验采用波长254nm的低压汞灯作为激发光源,分别在SO_2+N_2、SO_2+O2+N_2、SO_2+CO+N_2、SO_2+O2+CO+N_2气氛下研究SO_2的自由基反应行为,计算反应过程中SO_2的转化率以及SO_2转化为SO3的量,并根据相关的文献,推测和验证自由基反应的路径,分析O2、CO等组分对自由基反应的影响程度。认为光照混合体系的反应过程中既有氧化路径,也有还原路径, O2的存在是SO_2氧化生成SO3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过程中引入丙酮后的实验结果显示,丙酮在上述光照下可光解为甲基和CH_3CO等自由基,其自由基主要与氧反应,而对其他组分的影响相对较小。
混合烟气光催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协同作用效果的研究表明, TiO2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可同时作用于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其中SO_2和CO之间的还原反应较为明显;而ZnO和NiO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主要表现在SO_2和O2之间的反应方面。光化学反应和热催化还原反应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经光照后的混合气体组成发生了变化,在进入热催化反应之后,其中的某些组分促进了SO_2转化,提高了SO_2热催化反应的转化率。
|
|
|
|
1 |
熊云威;我国SO_2污染危害及其治理技术的进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S1期 |
2 |
潘超群;;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效率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3期 |
3 |
钱海燕,孔庆刚;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J];环境导报;1999年06期 |
4 |
吴志坚,陶大钧,杭汇伟;锅炉烟气净化SO_2的废水处理技术[J];江苏环境科技;1997年03期 |
5 |
张黎明,齐晓周,秦永宁,宋健;稀土氧化物在烟气脱硫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8年05期 |
6 |
许丽,苏仕军;低浓度Fe(Ⅱ)和Mn(Ⅱ)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_2的研究[J];四川环境;2005年02期 |
7 |
赵萌,陈亚雄,李柳琼;低浓度SO_2烟气脱硫技术分析[J];云南化工;2001年04期 |
8 |
韩敏,董勇;SO_2防治技术概述[J];山东环境;1996年02期 |
9 |
陈理;国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开发近况[J];化工环保;1997年03期 |
10 |
王燕春,马鲁铭,刘燕;废水生化处理出水吸收SO_2过程相平衡关系的确定[J];化工环保;1999年04期 |
11 |
闫书春;;SO_2对环境的危害和治理方法[J];能源环境保护;1993年03期 |
12 |
史长乐;蒙西电网火电厂SO_2排放现状及控制措施探讨[J];内蒙古电力技术;1999年02期 |
13 |
李秀娟,邱树立;烟气脱硫技术开发研究动态[J];污染防治技术;1998年02期 |
14 |
肖爱迪;肖彪;;钢铁企业SO_2排放控制的探讨[J];南方钢铁;1998年02期 |
15 |
宁桂霞,曹超;蒸汽锅炉烟气脱硫的简便方法[J];环境工程;2000年03期 |
16 |
张慧明;烟气脱硫技术讲座 第十讲 吸收法烟气脱硫[J];安全;1999年04期 |
17 |
董芃,曹宏伟,别如山,于洪彬;无机添加剂对湿法脱硫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8 |
;2007年度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信息[J];中国能源;2008年04期 |
19 |
王成汉;;有色金属冶炼烟气脱硫和废水处理[J];贵州环保科技;1990年02期 |
20 |
唐本峰,吴彦,王宁会;脉冲电晕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处理测控系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