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改性及其储氢研究

魏留芳  
【摘要】:世界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化石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加造成资源渐趋匮乏且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洁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氢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氢气的存储是氢能利用的瓶颈。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储氢方法达到美国能源部提出的储氢标准。活性炭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很好的储气载体,重量密度低、比表面积高、吸氢放氢可逆。在储氢领域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一种方法。本实验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采用化学法、物理化学联合法制备出一系列活性炭,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孔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物理法制备的活性炭进行了改性处理,且对改性处理的样品进行了储氢研究。 化学法制备过程中,碱炭比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很大。研究表明碱炭比3:1、4:1、5:1三种情况下,4:1效果最佳;混合方式采用两种:研磨和溶解。实验测得研磨的效果比溶解的好;实验比较了活化温度在800℃、850℃、900℃三个温度下活性炭的孔结构性能,发现850℃制备出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大;活化顺序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也很大,先物理活化后化学活化比表面积下降,而活化顺序反过来比表面积则提高;实验中粒度的选择要结合碱炭比,如果碱炭比很高则选择大粒度的炭化料,反之选用小粒度的。 采用两种方法对物理法制备的活性炭进行了改性:预吸附和浸渍。预吸附改性对活性炭储氢没有任何提高,反而抑制了氢气的吸附。浸渍改性和浸渍的溶液有很大的关系。本实验中使用了四种浸渍溶液,分别为:HF、NH_3H_2O、HNO_3和H_3PO_4。结果表明:氨水浸泡后,在9.5MPa时吸氢量增加3.6%;氢氟酸浸泡后,在9.5MPa时吸氢量增加5.4%,硝酸处理后吸氢量基本上没有改变,磷酸处理后吸附量明显降低,9.5MPa时吸氢量下降18.0%。 为了增加本实验制得的活性炭的实用价值,针对其堆密度低的缺点,本实验采用压片的方法增加其堆密度。使用的粘合剂为聚四氟乙烯乳液,发现在粘合剂和活性炭的比例为1:83.3,压力为10MPa,常温压片的条件下,堆密度提高了82%,比表面积仅降低5.7%。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邹清波;;活性炭脱硫剂的制备与应用[J];应用化工;2009年11期
2 肖艳丽;曹文质;;TiO_2/粉煤灰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陈勇;林起浪;赵俭波;李金土;;BMI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Ⅰ)烯丙基三苯基溴化 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11期
4 胡盛;杨眉;沈上越;王勇;刘甜甜;王芳;;凹凸棒石的改性及其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J];硅酸盐学报;2008年06期
5 李新功;吴义强;秦志永;郑霞;;竹纤维/可生物降解塑料绿色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问题[J];竹子研究汇刊;2010年02期
6 陆银平;刘钦甫;张玉德;李靖如;;改性纳米高岭土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矿物岩石;2008年04期
7 安晓明;苟立;何琨;冉均国;;微波等离子体改性对金刚石薄膜表面亲水性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9年01期
8 李秀玲;赵朝成;;核桃壳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恶臭气体的研究[J];环境科技;2009年06期
9 杜文才;李刚;黎明;李洪仁;李秋岩;;七种碘乙酰基苯并-15-冠-5络合物的合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毕汝仁,凌大奎,张雅军,张锦茹;N-氧化利福平对照品结晶的制备与分析鉴定[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9年04期
11 董学畅;张淑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与活性测定[J];云南化工;1993年03期
12 王海南;制备方法对Mg-Co-Mo/Al_2O_3耐硫变换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3 郑锦华,吴绍林;乙醛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J];河南化工;1997年04期
14 卫敏,何静,李峰,D G Evans,段雪;TPPTS柱撑水滑石的制备及表征[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9年01期
15 张环华,李秀珍,潘湛昌,肖楚民;纳米CeO_2的液相法制备及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2年02期
16 冯玉君;荧光增白剂CBS-127合成工艺研究[J];河南化工;2003年09期
17 张家伟,纪明艳,宫丽红;高分散负载型超细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3年04期
18 张文彬,侯长军,霍丹群,郑书佳;PEU/LCP复合膜制备及其抗凝血性能[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3年05期
19 倪生良,郭金香,钮因安,余梅芳;多元变性淀粉的制备[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0 孟弘;纳米材料制备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牧云;黄存新;宋庆海;孙加林;;透明多晶尖晶石的制备及应用研究[A];特种陶瓷及金属封接技术基础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袁毅范;周洪斌;梁运;李华;;胺苯磺隆钠盐制备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吕超;梁小平;高永扬;王剑臣;岳雪梅;辛少波;;氧化铝功能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苏移山;张晓元;朱希强;郭学平;凌沛学;;酶法制备低聚木糖[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良锋;丘泰;;机械合金化法(Ag-Cu_(28))_(80)-In_x-Sn_(20-x)合金焊粉制备的研究[A];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关管用管壳技术进步专辑[C];2007年
6 倪玲;李范珠;;离心造粒法制备生血微丸的研究[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7 李军;姜华;张延平;王新胜;李晓明;尹卫平;王忠东;;柴胡皂苷b2对照品的制备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先学;印万忠;韩跃新;;保护-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粉[A];第九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3年
9 谢继青;姬胜利;王凤山;崔慧斐;曹吉超;;分子硫酸皮肤素的制备、理化性质及抗血栓活性的研究[A];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海洪;李子院;;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联明;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制备、应用及阻燃抑烟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王国庆;杂萘联苯型聚芳醚腈(酮)及其磺化改性超滤膜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刘文波;壳聚糖超细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4 郭承华;海燕皂苷及其它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其生物功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邸垫平;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活性组分的制备及相关基因克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6 于开录;模板法合成一维纳米管阵列[D];天津大学;2004年
7 傅磊;氢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硬质合金粉末的研究[D];清华大学;1997年
8 刘建伟;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纳米管及其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9 冯小刚;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提纯及其紫外光助催化降解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向大雄;8-甲氧基补骨脂素皮肤靶向纳米脂质体凝胶的研究及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留芳;超级活性炭的制备、改性及其储氢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李凤凤;啤酒糟膳食纤维的提取及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任杰;改性秸秆炭黑和膨化秸秆吸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旭成;多元无机凝胶体系的制备、组成与结构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5 夏鹏;碳纳米管改性及担载钴基催化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许秀梅;禽呼肠孤病毒半番鸭分离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周丹丹;SHS法制备铁氧体材料的探索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莫丹;特细砂干混砂浆配制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史洪伟;纳米硒和硒化镉制备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10 高宾;化学气相反应法制备IF-MoS_2纳米粒子和纳米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李秀;超级活性炭产品达到世界一流[N];石河子日报(汉);2011年
2 ;国产软质木材改性处理技术[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3 浙江大学蓝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汪建勋 刘起英;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的技术和发展[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记者 魏萍;中科院20多位专家躬身服务宁夏企业[N];宁夏日报;2010年
5 驻湖南记者 杨鹏 特约记者 熊帆;长沙研制出应用废石膏生产墙材成套设备[N];中国建材报;2006年
6 唐晓亮;合纤织物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改性获鉴定[N];中国纺织报;2006年
7 本期嘉宾 武汉科技学院副院长 徐卫林 博士;衣内出汗衣外湿[N];中国纺织报;2007年
8 华涛;海康马改性复合外墙保温系统[N];中国建设报;2007年
9 ;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N];粮油市场报;2000年
10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张鹏;国家对哪些项目给予支持[N];中国经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