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筛膜的制备和新型分子筛膜反应器
【摘要】:近年来,分子筛膜越来越受人关注。分子筛膜可用于高温高压等苛刻环境;膜的孔径均一,可提供很高的分离选择性,规则的孔道结构又能保证气体快速扩散。除了可以应用于气体分离外,还能与催化剂一起或单独由分子筛膜本身构成膜反应器,使反应过程与扩散同时进行,从而提高反应的转化率或选择性,也是分子筛膜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MFI型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的甲苯歧化、用甲醇使甲苯烷基化和二甲苯异构化制对二甲苯等反应是分子筛择形催化的重要实例。对位选择性可达90%以上。然而高选择性却以牺牲转化率为代价的(转化率仅为20~30%),大量的原料需要循环使用,造成设备投资的增加和能耗增加。
本文以James WeiP[117]P所建立的高对位选择性反应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催化膜反应器的模型,并进行了数学模拟。证实了采用死端模型的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膜反应器,通过把反应物与产物的分离,降低产物端压力,能在甲苯的转化率接近100%的情况下,对位选择性仍保持在99%以上。并对模型的原料处理能力、转化率以及对位选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为催化膜反应器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分子筛膜制备方面,首先以固体硅胶为硅源制备出70 nm尺度的silicalite-1分子筛,并以其作为晶种,采用无模板剂二次生长法在α-AlB2BOB3B多孔支撑体表面合成出MFI型分子筛膜,发现多层晶粒膜生长机理和两种新的无模板剂二次生长配方,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的单层柱状MFI型分子筛膜。制备多层晶粒膜和单层柱状膜的关键区别是合成液与晶种层接触的充分程度,如果固体胶状物质沉积在晶种层表面,就会阻碍上层晶种层向外生长,而转向各层晶粒共同发展,吸入晶种层的胶体物质充填在晶粒间的空隙,起弥补缺陷的作用。通过MFI型分子筛膜进行了单气体渗透测试,发现即使经过450℃焙烧,采用无模板剂方法制备的分子筛膜仍然无法分离正丁烷/异丁烷。
以甲苯歧化为模型反应,用改性HZSM-5分子筛膜组装成催化膜反应器,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膜存在缺陷,大量甲苯原料通过缺陷扩散到渗透端,甲苯转化率只有1%左右。通过MgP2+P离子交换和有机硅的化学液相沉积,无助于弥补缺陷,但可以通过缩小分子筛孔道或覆盖外表面酸中心,将对位选择性提高到90%。对于无缺陷的Mg-HZSM-5分子筛膜甲苯转化率可达31.1%,此时对位选择性为62.5%。
|
|
|
|
1 |
吴惊涛,邓景发;膜催化研究 Ⅱ.多孔无机膜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反应器对甲醇脱氢反应的促进作用[J];化学学报;1994年01期 |
2 |
李雁,郭祀远,李琳,蔡妙颜,肖凯军;电磁作用改善酶膜反应分离过程的探讨[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年05期 |
3 |
石秉荣,洪桂秋;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动向[J];饮料工业;1996年03期 |
4 |
董辉,邵宗平,熊国兴,佟建华,刘盛林,杨维慎;膜反应器中的甲烷转化反应[J];催化学报;2000年05期 |
5 |
时文歆,于水利,邱晓霞,赵丽晔,赵冰洁;膜组件与膜反应器除氧技术的比较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3年12期 |
6 |
尚珂;使用稳定的乳剂改进固定在膜反应器中的脂肪酶的稳定性、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04期 |
7 |
吴泽彪,杨惟慎,房廉清,刘杰,刘世河,林励吾;无机膜反应器中丁烷脱氢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7年04期 |
8 |
李志华,刘长厚,王连军,葛善海;膜控制氧化反应器中丁烯氧化脱氢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
9 |
钟丽,杨维慎,刘杰,丛铀,刘世河,林励吾;无机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反应的研究[J];催化学报;1995年06期 |
10 |
樊君,胡晓云,尚红伟,吕磊,大矢晴彦;膜反应器对CO_2甲烷化反应性能的影响[J];石油化工;2002年06期 |
11 |
王公应;微孔Al_2O_3膜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1993年03期 |
12 |
孟广耀,彭定坤;无机膜——新的工业革命[J];自然杂志;1996年03期 |
13 |
石屹峰,金凤燮,吴怡莹,严复;反冲式膜生物反应器生产L-天冬氨酸[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7年04期 |
14 |
程万里,单寅生,朱中南;钯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反应的研究Ⅲ.膜反应器的数字模型与模拟[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7年03期 |
15 |
郭金宝;杜迎春;;膜技术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J];化工时刊;2005年12期 |
16 |
宗希兰;伴随膜分离而引起的催化反应[J];化学工程师;1994年06期 |
17 |
李光涛,邵宗平,熊国兴,董辉,丛铀,杨维慎;几种混合导体陶瓷膜反应器的比较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5期 |
18 |
刘艳;;在间歇式和连续式搅拌膜反应器中利用脱酰胺酶催化生产烟碱酸[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07期 |
19 |
陈信华;膜反应过程及其工程问题[J];现代化工;1992年05期 |
20 |
夏长荣,王亭,张卉,杨萍华,孟广耀,彭定坤;乙苯脱氢多孔膜反应器的研究[J];石油化工;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