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济津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我国受气候影响,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人均水资源短缺。由此引发了水环境的恶性循环:因缺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环境污染严重——流域性缺水。流域性供水不足不仅影响人民的基本生活,还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为了不断满足城市、乡镇供水需求,调水工程逐渐成为保障供水的重要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逐渐增多的同时,越来越关注水的安全问题,即水质问题。
本文结合引黄济津调水工程,依据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自由表面方程、状态方程和水质输运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自由表面方程、动量方程和水质输运方程进行求解,建立了引黄济津调水工程水质模型。
基于引黄济津调水工程水质模型,对引黄济津河道进行了水动力和水质模拟和验证,水动力和水质各参数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能较好地对引黄济津河道水质状况进行模拟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到达九宣闸站的水质为地表水Ⅲ类水域标准,污染物经过一定天数后,从崔庄站输移扩散到九宣闸站,并且沿程也有所衰减。该模型可为调水路线上任一地提供可靠的水质数据,亦可预测到达天津的水质状况,比进行现场监测节省时间和人力,并能够模拟突发事件后水质变化状况,为实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用VB.NET语言开发了引黄济津水质模拟可视化软件。该软件分为数据输入、模型计算和输出动画三部分,可为用户提供输入水质模型计算的相关控制条件的可视化界面,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为方便操作,对软件功能及使用说明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
|
|
|
|
1 |
方雯
,任常更;“引黄济津水质考察”活动及延伸[J];环境教育;2003年03期 |
2 |
冯利红,张承平,马蔚,李炜;天津市引黄济津前后水源水及出厂水水质分析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年03期 |
3 |
刘晓光,张宇,薛兆荣,陈绿岭;引黄济津应急输水水质评价[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6期 |
4 |
单既云;;引黄济津水质分析与评价[J];海河水利;1982年01期 |
5 |
高学平;张晨;张亚;郭磊;林超;;引黄济津河道水质数值模拟与预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1期 |
6 |
史洪飞;哈建强;李春光;;从引黄济津工程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环境保护[J];水资源研究;2010年01期 |
7 |
;简讯[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5期 |
8 |
王文生,罗阳;引黄济津应急调水水质状况分析[J];海河水利;2001年03期 |
9 |
张俊芝;哈建强;李涛;;引黄输水工程水质变化特征分析及污染控制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04期 |
10 |
成福云;;2000年抗旱大事记[J];防汛与抗旱;2000年04期 |
11 |
;政策导向[J];化工科技市场;2004年05期 |
12 |
高建国,李保俊,冀萌新;2000年中国抗旱大事记[J];中国减灾;2001年01期 |
13 |
李全喜;实施污水资源化 建设节水型城市[J];天津建设科技;2005年01期 |
14 |
樊引琴;高宏;李立阳;穆伊舟;卿松;;自动监测站在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6年05期 |
15 |
本刊编辑部;;2011年4~5月防汛抗旱工作要情[J];中国防汛抗旱;2011年03期 |
16 |
王静;董肖丽;宋建港;;南运河污染与防治[J];河北水利;2011年08期 |
17 |
王秋莲;;水源水输水河道洪泥河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J];环境卫生工程;2005年05期 |
18 |
马文奎;王建刚;;防汛抗旱两手抓 除害兴利创辉煌[J];海河水利;2010年02期 |
19 |
;数字[J];环境导报;2003年21期 |
20 |
司毅铭,曾永,赵维征,高宏;多泥沙水质自动监测站在黄河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05年1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