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引黄济津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张晨  
【摘要】:我国受气候影响,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人均水资源短缺。由此引发了水环境的恶性循环:因缺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环境污染严重——流域性缺水。流域性供水不足不仅影响人民的基本生活,还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为了不断满足城市、乡镇供水需求,调水工程逐渐成为保障供水的重要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逐渐增多的同时,越来越关注水的安全问题,即水质问题。 本文结合引黄济津调水工程,依据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自由表面方程、状态方程和水质输运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自由表面方程、动量方程和水质输运方程进行求解,建立了引黄济津调水工程水质模型。 基于引黄济津调水工程水质模型,对引黄济津河道进行了水动力和水质模拟和验证,水动力和水质各参数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能较好地对引黄济津河道水质状况进行模拟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到达九宣闸站的水质为地表水Ⅲ类水域标准,污染物经过一定天数后,从崔庄站输移扩散到九宣闸站,并且沿程也有所衰减。该模型可为调水路线上任一地提供可靠的水质数据,亦可预测到达天津的水质状况,比进行现场监测节省时间和人力,并能够模拟突发事件后水质变化状况,为实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用VB.NET语言开发了引黄济津水质模拟可视化软件。该软件分为数据输入、模型计算和输出动画三部分,可为用户提供输入水质模型计算的相关控制条件的可视化界面,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为方便操作,对软件功能及使用说明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方雯 ,任常更;“引黄济津水质考察”活动及延伸[J];环境教育;2003年03期
2 冯利红,张承平,马蔚,李炜;天津市引黄济津前后水源水及出厂水水质分析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年03期
3 刘晓光,张宇,薛兆荣,陈绿岭;引黄济津应急输水水质评价[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6期
4 单既云;;引黄济津水质分析与评价[J];海河水利;1982年01期
5 高学平;张晨;张亚;郭磊;林超;;引黄济津河道水质数值模拟与预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1期
6 史洪飞;哈建强;李春光;;从引黄济津工程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环境保护[J];水资源研究;2010年01期
7 ;简讯[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5期
8 王文生,罗阳;引黄济津应急调水水质状况分析[J];海河水利;2001年03期
9 张俊芝;哈建强;李涛;;引黄输水工程水质变化特征分析及污染控制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04期
10 成福云;;2000年抗旱大事记[J];防汛与抗旱;2000年04期
11 ;政策导向[J];化工科技市场;2004年05期
12 高建国,李保俊,冀萌新;2000年中国抗旱大事记[J];中国减灾;2001年01期
13 李全喜;实施污水资源化 建设节水型城市[J];天津建设科技;2005年01期
14 樊引琴;高宏;李立阳;穆伊舟;卿松;;自动监测站在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6年05期
15 本刊编辑部;;2011年4~5月防汛抗旱工作要情[J];中国防汛抗旱;2011年03期
16 王静;董肖丽;宋建港;;南运河污染与防治[J];河北水利;2011年08期
17 王秋莲;;水源水输水河道洪泥河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J];环境卫生工程;2005年05期
18 马文奎;王建刚;;防汛抗旱两手抓 除害兴利创辉煌[J];海河水利;2010年02期
19 ;数字[J];环境导报;2003年21期
20 司毅铭,曾永,赵维征,高宏;多泥沙水质自动监测站在黄河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05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林;刘保强;相华;刘月昆;杨金波;;形成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实测系统误差的因素探讨及平差办法——以2004年引黄济津崔庄站为例[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安宵;段志华;韩民安;;2010年前天津城市引水问题思考[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玉梅;;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的数据组织与应用[A];天津市测绘学会四届十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静;张仰正;王宁;赵洪玉;李民东;;山东黄河水资源生态调度的实践[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银岐;王喜诚;刘献峰;;河北省引黄输水水沙特性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张伟;张勇;孙爱红;;跨流域调水在山东聊城黄河河段的实施应用[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潮洪;刘红艳;王得军;何兴东;;天津湖泊湿地生态抗旱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茹玉英;尚红霞;韩巧兰;;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效果分析[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9 王琳;王德龙;郭玉敏;;河水中电导率与氯化物含量的相关性研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献溥;刘振杰;;河北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可持续管理[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晨;引黄济津水质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刘风华;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河北段输水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刘红艳;天津市湿地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刘新征;跨流域调水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蒲飞;黄委确保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顺利进行[N];黄河报;2010年
2 记者 杨学聪;2009年度引黄济津济淀结束[N];经济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杜华江 通讯员 王利民 刘吉贵;引黄济津工程正式启动[N];德州日报;2010年
4 方勋;国家防总、水利部多措并举保障引黄济津济淀有效开展[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记者 李晓莹;引黄济津济淀已输送黄河水4亿立方米[N];黄河报;2009年
6 宋永敢;天津备战第九次引黄济津[N];中国水利报;2004年
7 记者 贺劲松;引黄济津工程开始向天津送水[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李芹国 马政委;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渠首工程通过验收[N];黄河报;2010年
9 记者 马德明;引黄济津潘庄线路通水[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10 陈杰;国务院批准再次实施引黄济津[N];中国水利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