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密切削微进给系统的研制
【摘要】:本文密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而作,以开发纳米级超精密机床辅助工件刀架为目标,以压电材料科学、弹性铰链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一类以PZT作动器为驱动装置、弹性铰链为预紧机构的微进给系统结构设计、动力学建模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设计了一种以压电伸缩陶瓷作动器为动力源,弹性铰链为弹性变形元件的新型微进给刀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刀架中的关键部件-弹性铰链进行了结构尺寸优化设计,得到了合理的结构参数。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微进给刀架的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微进给刀架的静态刚度分布以及前六阶模态振型。
□将微进给刀架等效为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对系统阶跃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
□对微进给刀架的位移、静态和动态等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开发实用性微进给刀架和提高超精密车床的加工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
|
|
1 |
孙广山;;纳米加工技术及其现状[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2 |
李兴福;;超精密加工工艺及设备[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1984年02期 |
3 |
徐性初;超精密加工的高效率低价格化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1年08期 |
4 |
周明华;超精密加工用刀具[J];工具技术;1991年10期 |
5 |
李学之;;《陶瓷制超精密加工机》[J];机械设计与制造;1988年05期 |
6 |
刘奎,李艺,LI X P,RAHMAN M;用立方氮化硼刀具对硬质合金材料进行延性超精密加工(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年03期 |
7 |
吴诚;;超精密切削磨削和蚀除加工[J];现代制造工程;1985年06期 |
8 |
吴敏镜!北京142信箱414分箱,100854;超精密加工向毫微米级精度发展[J];机械工艺师;1997年01期 |
9 |
王晨钟;吴明根;;航空辅机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学术交流会侧记[J];航空制造技术;1984年12期 |
10 |
大田真土
,潘广银;超精密加工中工件的装夹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7年08期 |
11 |
王先逵;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4年01期 |
12 |
吴敏镜;超精密加工的动向和思考[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9年01期 |
13 |
邓英剑;;精密及超精密加工中的振动控制[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4 |
林滨;;超精密加工理论的研究方向[J];国际学术动态;2001年03期 |
15 |
沐志成;超精密加工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1978年05期 |
16 |
苏焕宇;谭铭志;谢洪权;宋健;;直线电机技术及其在非球面加工车磨复合加工中心上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1年02期 |
17 |
丁锋,林廷圻,王琨琦;超精密加工伺服系统滑模控制技术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3年02期 |
18 |
康桂文,张飞虎,仇中军,邵春平,赵勇;精密磁流变抛光机床的研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5年07期 |
19 |
卢泽生;张强;;二维精密微动刀架的研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6年04期 |
20 |
王先逵;;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几种方法[J];现代制造工程;1987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