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中声波及井间地震管波的实验研究
【摘要】:
本文对超声在固体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引入显示声波在固体与液体中传播过程的新方法,实现了非透明固体中声传播过程的实验观测。实验记录了声波在铝板和有机玻璃板中的传播过程,直观地呈现了声波在含有障碍物以及存在外加应力时的传播特征。在固体中传播的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将会发生反射与透射,形成直达波与反射波叠加的声场。由测量的声场分布图可以比较有效地区分出直达波与反射波。对施加一维应力作用后声波在铝板中的传播特征进行了实验观测,发现波阵面有一定的变形,沿应力方向波阵面发生畸变,曲率变小(传播速度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所引起)。由液-固边界波形图和声场分布图出发,利用几何计算方法可以对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进行计算。利用STC方法对液-固边界波形进行处理,可得到相对精确的声速值。
井间地震技术这种勘探方法记录的数据中常常含有很强的管波,这些管波叠加在反射信号上,严重影响了有效信号的提取,因此,本文对井间地震管波的传播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为能在纪录数据之前削弱管波提供理论依据。
|
|
|
|
1 |
金柯,周显明,刘晓海,习锋;硝基甲烷-铅合金组合式平面波透镜研制[J];含能材料;2005年02期 |
2 |
刘云祯,王振东;瞬态面波法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及其应用实例[J];物探与化探;1996年01期 |
3 |
何存富,周辛庚;表面波的非接触式产生与接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8期 |
4 |
姚君,范弘,贾慧明;电磁超声表面波声场指向性的试验研究[J];钢铁;2005年01期 |
5 |
刘康和;面波探测新技术综述[J];电力勘测;1997年02期 |
6 |
饶克谨,高正平;利用平面上表面波模型研究吸收材料对表面波的作用[J];宇航材料工艺;1991年02期 |
7 |
赵伯琳;薄涂层吸收材料对表面波的衰减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1993年03期 |
8 |
喻明,兰从庆;利用地震面波进行浅层地下介质三维层析成像[J];物探与化探;1994年06期 |
9 |
王奇,王又发,鲍家善;反铁磁晶体中的非线性TE表面波[J];物理学报;1997年01期 |
10 |
凡友华,肖柏勋,刘家琦;计算层状介质中轴对称柱面瑞利面波频散函数的δ矩阵法[J];物探与化探;2001年02期 |
11 |
卓乐芳;固体—液体层分界面处的P、SV型面波[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2 |
林万顺;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在水利及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0年04期 |
13 |
唐志伟,时晓燕,魏加项,蒋章焰;垂直自由降膜流表面波的非线性演化[J];冶金设备;2003年06期 |
14 |
徐树青;戴晓霞;罗俊君;;面波技术在某垃圾场滑坡灾害勘察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0期 |
15 |
牛滨华,何继善,孙春岩;半空间多层各向异性介质的面波频散方程[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16 |
张华;潘冬明;张兴岩;;利用二维小波变换实现叠前分离面波[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5期 |
17 |
刘斌;鲁来玉;;积分方程法模拟三维体对面波的全散射[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
18 |
李公正,张玉池,周明芳,李平;瞬态瑞利面波技术探测原理及其应用[J];矿产与地质;2003年05期 |
19 |
钱美平;鲁来玉;刘斌;;三维非均匀结构体对面波的多次散射[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8年01期 |
20 |
裴江云,吴永刚,刘英杰;近地表低速带反演[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