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P晶体的周期极化特性研究
【摘要】: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论文对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对磷酸氧钛钾(KTP)晶体的周期极化特性及极化反转实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准相位匹配技术是一种人为地在晶体上制备周期结构,使之满足相位匹配条件,从而实现非线性频率变换的技术。KTP晶体具有良好的电光、压电、热电和非线性光学特性,尤其它的矫顽场电压是铌酸锂晶体的十分之一,因此在准相位匹配技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KTP晶体具有很高的电导率,给利用外加电场法进行周期极化反转带来困难。我们利用铷交换法降低KTP晶体表面的电导率,对其进行极化反转,利用晶体的电光效应对KTP晶体极化反转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及非线性极化的原理出发,推导了介质中三波互作用的耦合波方程,得到准相位匹配倍频转换效率的计算公式。
2、描述了铁电体的主要概念,包括自发极化强度,热电效应,压电效应等等,分析了铁电体内极化反转的详细过程,并从热动力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3、分析了KTP晶体的介电特性、光学特性和光损伤特性等主要性质。
4、采用金属电极和液体电极两种实验方案,利用外加电场方法对KTP晶体进行了极化反转实验。
5、对基于KTP晶体电光效应的实时监控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KTP晶体的极化反转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控,得到了与理论分析吻合的实验结果。
6、分析了用于周期极化KTP(PPKTP)倍频的对称共焦腔和三镜折叠腔,并对优化条件进行了讨论,利用自制的PPKTP晶体进行了1064nm基频光的倍频实验,单通倍频转换效率为1.13%,目前国内未见同类报道。
|
|
|
|
1 |
于文兵;吕品;;级联光参量产生器的泵浦带宽与调谐特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2 |
于文兵;吕品;郭焱;;准相位匹配级联光参量产生器时域特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3 |
蔡双双;吴波;沈永行;;基于高品质PPMgLN器件的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2期 |
4 |
蔡双双;吴波;沈剑威;沈永行;;PPMgLN光参量振荡器温度和畴周期调谐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6期 |
5 |
王翠玲;李德华;李健;;PPLT光参量振荡实际输出波长偏差分析[J];江西科学;2007年02期 |
6 |
田宏宾;王丽;;基于准相位匹配产生近中红外波段的特性分析[J];光子学报;2007年08期 |
7 |
薛挺,于建,杨天新,倪文俊,李世忱;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波导全光开关特性分析[J];物理学报;2002年07期 |
8 |
姚江宏,李冠告,许京军,张光寅;准相位匹配(QPM)技术研究新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1999年04期 |
9 |
张光寅,姚江宏,颜博霞,陈亚辉;铌酸锂晶体畴工程的研究及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2期 |
10 |
罗勇锋,陈云琳,袁建伟,张万林,郭娟,陈绍林,许京军,张光寅;准相位匹配级联二阶非线性全光波长转换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5期 |
11 |
夏林中;苏红;阮双琛;郭春雨;郭媛;;高功率宽调谐输出的多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光学参量振荡器(英文)[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
12 |
张宽收,李永民,陈艳丽,樊巧云,谢常德,彭堃墀;1.06μm抽运的低阈值三共振准相位匹配光学参量振荡器[J];中国激光;2002年02期 |
13 |
徐海斌;准相位匹配PPLN倍频波导的制备[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4 |
苏红,阮双琛;基于周期极化MgO∶LiNbO_3的4.0μm光学参量谐振腔的产生(英文)[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4期 |
15 |
王文倩,吕福云,盛秋琴,郭文刚,罗绍钧,范宇,李春蕾,陈凯;利用电光效应实现方位信息传递的理论与误差分析[J];量子电子学报;2003年05期 |
16 |
宋峰,张光寅,陈晓波;准相位匹配(QPM)技术—拓宽激光波长的有效手段[J];光电子.激光;1997年06期 |
17 |
李永民,吴迎瑞,张宽收,彭堃墀;利用连续准相位匹配光学参量振荡器实验强度差压缩态的实验研究[J];量子光学学报;2002年S1期 |
18 |
吴迎瑞,李永民,张宽收;双共振准相位匹配光学参量振荡器的调谐特性[J];量子光学学报;2003年02期 |
19 |
陈云琳;袁建伟;周斌斌;颜采繁;许京军;张光寅;;掺镁铌酸锂微结构多周期调谐光学参量振荡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4期 |
20 |
王良涛;恽斌峰;胡国华;崔一平;;DR19/PMMA掺杂型聚合物的电晕极化研究[J];光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