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
【摘要】:
银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部门,其经营绩效的高低不但直接关系到银行体系本身的健康运作和发展,而且还对国家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我国存在着银行竞争力低下、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金融创新不足、不良贷款多、银行风险加大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与提高银行经营绩效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本文采用DEA方法与Malmquist指数方法相结合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在1999-2003年4年间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有关我国商业银行生产有效性的相关文献来看,主要采用了DEA方法来描述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生产有效性情况,但这些描述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比较,或者虽然进行了动态的描述,但刻画的并不完整。本文重点引入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生产有效性的动态变化,并将Malmuqist指数分解为技术变化率和资源配置变化率,得出以下实证分析的结论:
1.采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效率分析,得出我国14家商业银行在1999-2003年4年间表现出了规模经济性不强的结论。之后采用影子价格与松弛变量相结合的方式对DEA效率进行了改进。
2.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商业银行效率分析,得出我国14家商业银行Malmquist综合效率在1999-2003年4年间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14家商业银行Malmquist指数的平均值提高了5.94%。
3. 4家国有商业银行除工商银行外,其他3家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对Malmquist指数的贡献率远远大于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而相反,10家股份制银行有7家银行技术进步对Malmquist指数的贡献率远大于资源配置的贡献率。
通过实证分析的结论,我们从规模效率改进、资源配置效率改进以及调整银行技术结构三个方面对影响商业银行效率提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