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数字视频转换编码及可分级编码技术研究

徐岩  
【摘要】: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点播、网上购物、电视会议、远程教育以及实况转播等迅速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服务形态和系统。由于视频通信系统传输的数据量大,并需连续传送,对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较高,因而成为这类多媒体应用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另一方面,传输网络和接收终端的多样性又需视频流能适应多种不同传输、解码和显示的要求。为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MPEG-2 TM5中使用的传统的可分级编码方案。这种编码技术将编码的比特流以“层”的形式构造,一般一个视频流包括一个“基本”层和一个或多个“增强”层数据流[1], [2]。这种分级编码的视频数流,使得解码器能有选择的解码编码数据流中的一部分。例如只解码基本层得到基本质量的视频,也可以解码基本层和一个或多个增强层,得到高质量的视频。 传统的可分级编码技术层数有限,且不够灵活,而视频转换编码则可提供码率在更宽范围内变化的压缩视频流。视频转换编码是将一个输入的已压缩视频码流转换成另一种不同视频格式、不同传输码率或不同编码标准码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无需完全解码和完全重新编码。 视频转换编码可以分为同类、异类、错误恢复和应用于多媒体通信的四种类型。本文详细分析了同类视频转换编码技术,给出了码率、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下变换转换编码器结构,着重研究了其间漂移误差的产生与补偿。针对评价转换编码算法性能的两个最主要方面——转换速度和转换后码流的质量,本文提出了加快转换编码速度的新算法——宏块编码模式的利用及重新判断;改善转换后码流质量的新算法——利用运动矢量进行重构内部宏块;以及既能改善转换质量、又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目标码流码率的新算法——综合利用运动矢量和残差信息重构内部宏块。论文论证了所提算法的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本文还介绍了异类、错误恢复和应用于多媒体通信的视频转换编码技术。 为克服传统可分级编码技术的局限性,近年来提出的FGS算法是实现视频流图像质量精细可分级的有效算法,有望在网络传输环境下,特别是低码率视频传输领域,得到应用。小波变换是信号处理技术另一热点研究领域,将其多分辨率分解性质应用于视频编码,可实现视频流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分层。面向有应用前景的这两种算法,本文将它们作为“高级可分级编码技术”,也作了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和算法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凯;远程教育中的流媒体技术[J];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官海彪;;模拟法庭实验室中数字视频录像直播系统的开发与升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05期
3 叶爱敏;;浅谈演播室系统在运动会专题报道中的应用[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曲丰戈,李绯;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远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03期
5 尚清涛;邱翔鸥;;流媒体自如流动[J];互联网天地;2004年01期
6 王海波;;流媒体技术在外语课件开发中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年11期
7 张生花;谢水珍;;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上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7期
8 李光清;;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述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9 黄荣梅;;流媒体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张莹莹;王铁锋;张向忠;;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S1期
11 张勇;;流媒体技术与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24期
12 李家森;;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2010年11期
13 宋伟;流媒体技术与流媒体远程教育系统[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03期
14 李子臣,王振光;流媒体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信息导报;2002年03期
15 ;宽带网络与安全流媒体技术——香山科学会议第178次学术讨论会[J];中国基础科学;2002年05期
16 陆琼;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教学应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7 王秋云,俄燕;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18 梁红;流媒体技术在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年04期
19 王冠宇;流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1期
20 王心,沈琴;流媒体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完美结合[J];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斌;庄雷;;流媒体技术综述[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乔治;;优化流媒体视频播放质量的技术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在远程教育中流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英文)[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4 刘良荣;;数字图书馆流媒体技术应用[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5 蒋慧钧;;数字视频修复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探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6 蒋慧钧;;数字视频修复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探讨[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7 董科军;阎保平;;几种流媒体技术及其比较[A];全国计算机网络应用年会论文集(2001)[C];2001年
8 李子臣;王文静;;流媒体技术应用前景广阔[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9 毛华明;赵跃进;;基于Matlab/Simulink的数字视频稳定系统实现[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李苏红;庞云阶;侯洪生;戴文跃;;数字化艺术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岩;数字视频转换编码及可分级编码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王立;MPEG-2到H.264/AVC数字视频转换编码技术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3 鲁照华;视频编码算法研究及其无线传输实现[D];天津大学;2005年
4 陈炜;异构节点P2P流媒体直播数据分发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黄进;基于SCSI实时高速数字视频直接存储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郭映;视频编码及转换编码码率控制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杨付正;数字视频客观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余江;流媒体代理缓存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安岳;基于数字视频的船舶火灾报警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肖英奎;运动同步记录与在线模拟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伍中;基于ASP.NET的在线VOD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彭玮;基于RTP的流媒体实时传输机制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仇文军;流媒体技术在对等网上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4 王征;移动终端流媒体传输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全文;MPEG-4流媒体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杨先娣;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朋;基于VxWorks的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的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安素平;音像资源的网络化应用与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邢金阁;流媒体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马忠民;新媒体技术下电视业的盈利模式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流媒体技术 尽量放大手机魅力[N];人民邮电;2004年
2 本报记者 柯文;流媒体技术的“中国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3 中国消费者报 李卫芹;流媒体电视认识有偏差[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雷宾建;P2P促进宽带流媒体急速发展[N];通信信息报;2005年
5 本报实习生 李晶;流媒体技术迎接3G时代[N];经济日报;2006年
6 严成旺;流媒体技术为服务提供商带来新意[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林群;流媒体,挑战者还是替代者?[N];中华新闻报;2005年
8 金达集团北京时代视通软件技术公司高级工程师 尹逊钰;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1年
9 余群;商业银行应用好流媒体技术[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10 齐健;Heiro网络实时流媒体平台正式发布[N];中国税务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