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色谱介质的研制和生物大分子色谱分离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双乳化法制备新型流通色谱介质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的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甘油溶液为超孔致孔剂,甲苯与正庚烷为微孔致孔剂,安息香乙醚为引发剂,采用双乳化法制备乳化体系,紫外光引发悬浮聚合制备出刚性双孔介质。介质明显地含有超孔与微孔。经二乙胺修饰后,获得的阴离子交换介质,对BSA的静态吸附容量与不含超孔的微孔介质接近,但在高的流速下它有比微孔介质大大高出的动态吸附容量,并用混合模型蛋白溶液来考查介质的分离效果,发现增加流动相流速对双孔介质的分离效果影响不大。
再采用碳酸钙悬浮液为超孔致孔剂,环己醇和十二醇为微孔致孔剂,紫外光悬浮聚合制备出双孔介质,比使用甘油溶液为超孔致孔剂,甲苯与正庚烷为微孔致孔剂制备双孔介质,并使制备过程中的乳化体系更加稳定。经乙二胺修饰制得阴离子交换介质,实验证明流速对双孔介质的动态吸附容量影响更小。为了进一步考察自制双孔介质性能,它被用来分离纯化蛋白(分子伴侣GroEL)和核酸(质粒DNA)。
先发酵带有分子伴侣GroEL基因质粒的大肠杆菌,然后利用超声法对菌体进行破碎并制得澄清的待分离液,经过小量进样与梯度洗脱确定了对GroEL的洗脱条件,然后在不同的流速下(150和1500 cm/h)对分离液进行穿透吸附,并使用阶跃洗脱得到了电泳纯的GroEL产品。
对于质粒DNA的分离也是先发酵带有pcDNA3质粒(5.4 kb)的大肠杆菌,利用碱裂解法制得粗提液,使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可以得到电泳纯的质粒DNA,并考察了流速、样品盐浓度对分离结果的影响,最后在不同的流速下(150和1500 cm/h)对粗提液进行穿透吸附,并使用阶跃洗脱法得到了电泳纯的质粒DNA产品(0.014和0.113 mg plasmid DNA/min·mL bed)。从而证明了自制双孔介质能够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很好的分离纯化。
|
|
|
|
1 |
肖克艰;自来水中七种多环芳烃的快速测定[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年04期 |
2 |
乔志清;色谱/质谱联用的新分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82年02期 |
3 |
邹汉法,张玉奎,董礼孚,包绵生,卢佩章;液相色谱中的半峰宽规律[J];分析测试学报;1988年04期 |
4 |
刘汉成,王丽丽,张炜,胡意金;胶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最佳化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1990年05期 |
5 |
王福安,杨长生,蒋元力,蒋登高;反相液相色谱中同系物保留值与常沸点的交点规律[J];分析测试学报;1993年03期 |
6 |
吴守国,陈寿;一种多功能的电化学检测器[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
7 |
张维冰;史景江;;定标粒子理论研究HPLC分子间相互作用对K′的影响[J];化学学报;1993年10期 |
8 |
陈学国,孔亮,盛亮洪,厉欣,邹汉法;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用于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分析的研究[J];色谱;2005年01期 |
9 |
韩熠,李正宇,孟霞,袁黎明;离子液体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2005年11期 |
10 |
郝文;;冷食中人工合成色素的聚酰胺粉小柱提取-液相色谱测定法[J];职业与健康;2006年07期 |
11 |
张品;张洪玲;王莹;牛森;周艳明;;大米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多残留检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12 |
王继军;;N-丙基-N-(甲酰氯)-2-(2,4,6-三氯苯氧基)乙胺的分析方法[J];化学工程师;2006年06期 |
13 |
朱黎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牛乳中苯甲酸和山梨酸[J];江苏预防医学;2006年02期 |
14 |
张春婷;王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06年05期 |
15 |
李军;韩小茜;赵延龄;刘峻;郭慧萍;马晓明;;硒代和硫代缩水甘油醚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直接拆分[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16 |
魏晓林;魏方林;朱国念;徐振元;;40%毒死蜱微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J];现代农药;2006年05期 |
17 |
龙玲;;疏水性胶粘剂中醛类成分测定分析[J];中国人造板;2006年11期 |
18 |
魏晓林;魏方林;朱国念;;2.7%赤霉素膏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J];现代农药;2007年02期 |
19 |
习玲玲;朱岩;;液相色谱-脉冲安培电化学法测定硫酸卡那霉素中各组分含量[J];分析化学;2007年05期 |
20 |
江勇;朱群英;倪永年;黄伟华;;HPLC-ELSD同时检测肉产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己烯雌酚[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