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李富兰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力资源是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促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生转变,使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成为可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这一新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全文在总结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运筹学和管理学等理论工具,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和实务进行了比较深入地、创新性地研究,从而为企业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1.总结了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可行性以及外包的驱动力。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原因和优势。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2.从战略和经济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并用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加以解释,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决策问题。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决策更加科学,而且这种方法符合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的认识过程和思维逻辑,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4.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供应商的评价问题。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同时,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供应商,采用层次分析(AHP)法计算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用此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总包与分包的问题,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双重外包中供应商评价的基本原则 5.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引进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的激励问题,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的经济因素进行数学化、模型化处理,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激励模型。通过分析线性激励机制,研究非对称信息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最优激励问题,并分析讨论了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因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丁家鹏;;新加坡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特区企业文化;1997年01期
2 仝志敏;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异同[J];行政人事管理;1999年11期
3 黄保民,段新玲,黄春玲;适应时代要求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S1期
4 杨丽君;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刘银花,唐嘉庚;21世纪管理环境变化给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1年S1期
6 杨小薇;人力资源管理跨出后院[J];IT经理世界;2001年09期
7 张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探析[J];财贸研究;2002年04期
8 许小东;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特点与模式转型[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04期
9 苏年清;新技术的运用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J];特区经济;2002年09期
10 陕红梅;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J];山西建筑;2002年08期
11 岳晶萍,岳兴禄;人力资源管理与相关领域的关系研究[J];辽宁经济;2002年02期
12 温幼平;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浅谈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问题[J];青海金融;2002年01期
13 刘天会;对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J];西部论丛;2002年07期
14 文澜;人力资源管理的三维空间[J];中外企业家;2002年10期
15 陈淑君;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企业活力;2003年08期
16 周海涛;试论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发展趋势[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7 王东民,金泽民;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与管理;2003年04期
18 ;布莱克韦尔人力资源管理学百科辞典[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03期
19 凌四立;论人力资源管理的美学策略[J];求索;2004年01期
20 孙北梅;新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分析[J];企业经济;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林芝;郑志华;;LBS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方婷婷;;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雷雨若;;人本理念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4 李小菊;;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夏朝君;;消毒供应室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A];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傅超;刘琳琳;;试论打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7 彭晓松;;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激活人力资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郑海航;吴冬梅;;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黄鹤;陈月艳;;企业信息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田继红;;对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富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刘冠华;内蒙古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洪霞;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汤伟伟;基于成熟度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程建君;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孙少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能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崔海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丽娜;我国传统财经媒体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吴丹;新《劳动合同法》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昊;市级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4 梁忠东;A电视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李义;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伟;价值工程在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案例分析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7 贾开民;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金盈;秦皇岛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易迎霞;K市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周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人力资源管理要义:以人为本[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长富;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N];今日信息报;2003年
3 记者 舒颖;“诚信”品牌打造和谐劳动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4 张宝利;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5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化升温[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首届3G人力资源论坛举行[N];人民邮电;2006年
7 母文兵;本周才市综述:人力资源管理一枝独秀[N];山西科技报;2007年
8 吕生龙;如何加强人才资源管理[N];伊犁日报(汉);2007年
9 时报记者 刘琛何燊;学习,福州人力资源高管的新时尚[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林泽炎;人力资源管理:国企和外企差别在哪?[N];中国人事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