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表征及计算机模拟研究

朱森  
【摘要】: 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容易在表(界)面吸附,结果降低了表(界)面张力,改变了体系的表(界)面化学性质,从而表现出多种的应用功能。而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两个亲水离子头基是通过化学键连接,加强了碳氢链间的疏水结合力,且离子头基间的排斥倾向受制于化学键力而大大削弱,因此具有比传统的单基表面活性剂更高的表面活性。本文对于合成出的一系列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研究了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和胶束聚集数等一系列基本物化性能;通过QSAR研究了临界胶束浓度和分子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用耗散颗粒动力学(DPD)方法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有序聚集体的微观形貌,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 1、通过电导率法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其cmc比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低一个数量级左右,显示了很高的表面活性;对于同种性质的连接基,随着其长度的增加,cmc呈减小的趋势;而对于长度相同性质不同的连接基,具有亲水、柔性连接基的Gemini表面活性剂比具有刚性、疏水连接基的有更低的cmc;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形成热力学,结果表明,所研究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生成Gibbs自由能ΔG_(mic)皆为负值,显示了胶束的自发形成趋势,而ΔG_(mic)随着连接基的变化趋势与临界胶束浓度的测量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C20的测量结果显示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突出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效率。 2、利用稳态荧光猝灭法研究了一系列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胶束聚集数。结果表明,对于相同性质的连接基,随着长度的增加,胶束聚集数减小;对于连接基长度相同,而具有柔性、亲水性质的连接基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形成胶束时更容易紧密排列,有更大的聚集数;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连接基的性质,获得具有不同聚集性质的胶束来适应不同的用途。 3、利用动态光散射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胶束的粒径大小与分布。结果表明,具有短的连接基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大的粒径,且为双峰,表明溶液中有不同形状的胶束共存,而具有较长连接基的Gemini A3的粒径分布为单峰,表明其仅仅形成球形胶束,即长的连接基不利于胶束的长大;利用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对GeminiA3在水溶液中胶束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时,观察不到胶束的形成,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逐渐观察到有球形胶束形成;且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皆形成球形胶束,说明了长连接基不利于胶束的长大,这与动态光散射的测量结果相一致,也说明了利用Cryo-TEM来研究此类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胶束微观形貌的可行性。 4、利用QSAR方法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与表面活性剂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分别用PCR-PLS和GFA两种回归模型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二种方法所得的模型方程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而通过遗传算法所得方程比PLS回归方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预测能力,说明通过QSAR方法可以达到准确预测具有相似结构的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目的,为具有更好表面活性的Gemini分子的合成提供指导。 5、通过耗散颗粒动力学(DPD)方法对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聚集形态进行了模拟,DPD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很低的浓度下,溶液中首先形成胶束预聚体,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形成球形胶束,继续增加浓度,球形胶束长大成为花生状胶束并进一步长大为棒状胶束;在更高的浓度下,棒状胶束相互交联形成层状相,且发现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不同,在胶束和层状相之间没有出现过渡的六方相结构;由于DPD方法采用了简化的DPD粒子模型,因此可以抓住此类双亲分子的主要结构特点,模拟体系的直观结果可以和实验结果相互印证,为设计实验方法提供理论的指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华英;许虎君;程玉桥;刘其成;万笑可;刘晓亚;;双十四直链烷基二苯甲烷双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J];精细石油化工;2010年06期
2 李万鑫;李振兴;张根成;费正皓;;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胶束聚集数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5期
3 尉云平;孙文彬;;HMHEC/Gemini混合水溶液的性质及其稳定的乳状液[J];广州化工;2011年12期
4 李俊;赵景茂;;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金属缓蚀剂的研究进展[J];腐蚀与防护;2011年07期
5 解艳娇;严峰;陈明姝;葛婧捷;王明霞;李建新;赵濉;;一种不对称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研究[J];精细化工;2011年07期
6 张昱;张永明;;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面性能[J];现代化工;2011年04期
7 吴耀国;殷雄飞;张小燕;卢聪;胡思海;;表面活性剂复配与硝酸钠水质调控的联用降低溶液临界胶束浓度[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张瑞;胡冰艳;樊开赟;唐可;叶仲斌;罗平亚;;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对固体表面润湿反转行为的研究[J];油田化学;2011年02期
9 朱春光;胡星琪;;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年05期
10 赵景茂;兰旭;;H_2S/CO_2环境中Gemini表面活性剂对L360钢的缓蚀性能[J];腐蚀与防护;2011年06期
11 张永昌;汪凯明;邓卫星;彭锦雯;李苗;马颖;;二氯化-N,N′-二(3-松香酰氧基-2-羟丙基)四羟乙基异羟基丙二胺的合成与性能分析[J];印染助剂;2011年07期
12 韩世岩;高福刚;方桂珍;宋湛谦;杨少丽;李钰莹;马妙莲;李淑君;;一种新颖的松香酰基甘氨酸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分析[J];现代化工;2011年05期
13 于涛;刘宏彬;丁伟;史鹏;魏继军;毛程;任娅妮;曲广淼;;烷基芳基磺酸盐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与表面性能的关系[J];应用化学;2011年07期
14 杨美;蒋晓慧;周丽梅;涂胜;;表面活性剂EQ-M与SDBS的协同效应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5 赵伏生;;DIAS合成中加水顺序对其性能的影响[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6 姚同玉;李继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阻垢剂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J];油田化学;2011年03期
17 端木亭亭;王嘉;王培源;董长勋;廖光煊;;非PFOA型氨基酸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测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7期
18 王碧;;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9 叶俊;华平;方略韬;;磺酸系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年05期
20 马丽;金毅;王文艳;王立娟;张丽洋;丁伟;;新型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宏利;蒋炳英;王敏;谢家庆;;金属盐对表面活性剂CTAB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2 李晓萍;金向军;;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光谱特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郭宝民;王正武;姚柏龙;;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聚合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许虎君;吕春绪;陆明;叶志文;;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A];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顾中言;许小龙;;农药应用中表面活性剂及表面张力的研究[A];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明贤;甘礼华;徐子颉;王京红;陈根;郝志显;陈龙武;;树枝状图案化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郭静静;姜蓉;赵剑曦;;Gemini表面活性剂界面扩张流变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郝丹;孙礼林;刘涛;朱昌青;;荧光共轭聚合物作为分子开关指示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邵瑞利;王艳平;李小虎;马志云;张荣兰;赵建社;;三次采油用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吕宪俊;宋美宁;邱俊;;有机蒙脱石结构形成的动态模型[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森;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表征及计算机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杜西刚;新型烷基苯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3 于小娟;基于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介孔钼、钨氧化物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严云飞;含不饱和疏水长链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溶液流变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刘金彦;分子光谱技术研究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及非水溶剂中的聚集行为[D];福州大学;2006年
6 丁兆云;新型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与性能[D];山东大学;2007年
7 严峰;含芳环侧基的支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理化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8 郑凤仙;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及限制空间中的吸附和聚集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秦显国;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 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秦显国;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李春杰;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曾华辉;松香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D];广西大学;2008年
4 刘振华;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在压裂液中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董婧;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6 黄贝蓓;Gemini表面活性剂诱导卵磷脂囊泡结构改变的机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王娟;自组装膜伏安行为的研究及表面活性剂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守志;树枝状大分子的增溶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9 吴晓丽;甲基丙烯酸酯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溶液性质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张璟瑛;两亲高分子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能发光的有机纳米纤维问世[N];今日信息报;2003年
2 记者王华楠;茶皂素淋洗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修复作用[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3 李国生;食品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的制备与应用[N];中国食品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