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工艺研究

兰天路  
【摘要】: 本文对中药材虎杖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法、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白藜芦醇含量,计算出白藜芦醇的提取率,考察每种提取方法的工艺参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文中对影响不同提取方法的各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回流法提取结果的影响,得出提取时间对提取结果影响最为显著;考察了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结果的影响,得出酶解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考察了微波作用功率、微波作用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考察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四种不同提取方法各自适宜的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比较四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得到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均比传统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效率高,能耗低,可以认为是更佳的提取方法。酶法提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5.0,纤维素酶与虎杖粗粉配比为1:500,酶解90min,结果比传统乙醇提取法提取率提高2倍;微波辅助醇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0,在510W功率下微波60s,结果比传统乙醇提取法提取率提高近3倍;超声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超声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10min,料液比为1:20。与传统醇提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近3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魏静娜;朱宏吉;林强;;纤维素酶和超声辅助提取玉米须多糖[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8年02期
2 宋宏新;刘静;柏红梅;马冬;;酶法转化制备虎杖中的白藜芦醇[J];食品科技;2009年09期
3 魏静娜;林强;朱宏吉;;玉米须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2007年01期
4 兰天路;朱宏吉;李少白;;纤维素酶-微波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工艺[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8年05期
5 张敏,于华忠,曹庸,卜晓英,卢成英,杜亚填,黄荣芳;不同季节的虎杖根茎中8种矿质元素的光谱测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12期
6 黄瓅,潘英明,梁敏,赵国友;从虎杖中提取蒽醌类成分的微型化学实验[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年03期
7 袁桥玉;刘新桥;陈科力;;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大孔树脂吸附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5期
8 W.H.Hemmpel;邓立平;;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酶降解表面改性[J];国外纺织技术;1992年05期
9 曹亚彬,郭丽姝,牛彦波,李智;纤维素酶的固体培养方法[J];生物技术;2002年04期
10 王炜,付建红,崔卫东,徐斌;一株产纤维素酶细菌液体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11 沈金龙,毛爱军,王远亮,江宁,董志扬;纤维素酶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4年04期
12 韩学易;陈惠;吴琦;梁如玉;高凤菊;胥兵;;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C-36的产酶条件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3 许汉林;孙芸;陈军;邵继征;熊利容;;不同大孔树脂吸附虎杖白藜芦醇苷的研究[J];中国药业;2006年12期
14 张强;陈合;张红艳;;山草粉用于纤维素酶液体发酵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15 徐艳;张海锷;;纤维素酶促进黄芪中黄芪多糖提取率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16 李胜华;伍贤进;;超声波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优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07期
17 沈会明;高丽娟;刘依然;姚腾豪;张丽华;王霞;;白藜芦醇浸提纯化过程在线检测条件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2010年05期
18 魏凤玉;方春;;酶法提取无患子皂苷的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10年08期
19 曹亮;周建军;魏锐;刘益红;;虎杖中白藜芦醇发酵和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0年22期
20 舒国伟;王长凤;陈合;杨志伟;;双水相体系萃取纤维素酶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英;;固体纤维素酶的浸渍条件优化及其特性研究[A];中国造纸学报2003年增刊——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燕华;冯定远;;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彬;冯定远;;纤维素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薛艳林;玉柱;白春生;孙杰;;纤维素酶制剂对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春燕;蔡坤;王化山;周艳艳;刘四新;;产紫青霉HBZ003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优化[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卢珣;章明秋;容敏智;;全植物纤维复合材料——Ⅱ.剑麻纤维自增强复合材料的酶降解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黄燕华;冯定远;;不同来源纤维素酶对鹅胰腺和小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韫滔;禤淑霞;龙传南;龙敏南;胡忠;;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康忆隆;;纤维质原料(杨木粉)水解最优条件的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李思聪;曹雪莲;宋勇;盛琴;潘康成;;固态发酵豆渣菌种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颖佳;微波辅助相关萃取技术在红花等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马亚琴;超声辅助提取柑橘皮中黄酮、酚酸及其抗氧化能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张晓萍;低聚糖和纤维类碳源对里氏木霉合成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王玉国;新型嗜热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及协同水解纤维素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春润;黑翅土白蚁体内纤维素酶编码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浙江大学;2010年
6 王骥;福寿螺(Ampullaria crossean)多功能纤维素酶EGX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7 李兆周;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的酶辅助提取与微波辅助合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冯月;木霉菌株产酶培养及其特定底物酶解过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廖红东;磁性纳米颗粒固定纤维素酶和产酶丝状真菌转化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张名佳;纤维素酶高效水解、回收再用与反应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天路;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夏安;纤维素酶水解动力学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贺芸;产耐高温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王在贵;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YH-8)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王玮;尖孢镰刀菌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林元山;糖蜜酒精废液诱导康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7 舒勤;嗜碱性芽孢杆菌Bacillus sp.AC-2产纤维素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杨敏;玉米秸秆制取生物乙醇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刘浩;虎杖白藜芦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10 夏友国;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不同添加剂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菁莎 王颉 刘景彬;纤维素酶的应用现状[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2 钱伟;虎杖的妙用[N];大众卫生报;2004年
3 刘健英;虎杖用处多[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4 叶德松;虎杖用途多[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5 ;我用虎杖[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张世筠;虎杖疗疾有来历[N];健康时报;2004年
7 陈磊;虎杖治病单方数则[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8 范瑛;虎杖药用小方[N];民族医药报;2007年
9 ;微波辅助液相法[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李云;虎杖中的抗癌提取物前景诱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