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核磁共振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方法,对一些通用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进行了分析,包括结构分析、定量分析等,对分析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应用交叉极化-魔角旋转程序(CP/MAS)、总旋转边带抑制程序(CP/TOSS)和单脉冲延迟采样程序(1PDA),对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高分子材料固体13C NMR谱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参数;对比了交叉极化-魔角旋转程序与总旋转边带抑制程序对典型高分子材料边带的抑制效果;对单脉冲延迟采样用于高分子材料13C定量分析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由于交叉极化作用的存在,与单脉冲(1pulse)程序相比,采用CP/MAS程序可以极大的提高13C谱图的采集速度,但该程序不能对旋转边带进行有效的抑制,因而给某些旋转边带较多的高分子材料的谱图解析带来一定的困难。一般情况下,采用CP/TOSS程序可以较好地抑制旋转边带的出现,简化谱图,对那些易产生旋转边带的高分子材料,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利用固体核磁进行13C定量分析则是一项较困难的工作,这主要与固体NMR谱峰较宽、谱图分辨率不高有关。实验表明:对于不同的样品,定量误差有很大差异,在信号很强、分辩率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精确的定量效果,对于高分子物质,特别是聚合物,1pda程序可以大致确定谱图中各峰所占的比例,进而确定其所代表的核的数量,但是个别样品(如果基线严重弯曲,或者信噪比低)定量误差比较大。
测定了高分子方面一些典型的含Si、P的化合物,并对其信号进行了指认和说明。文中对聚乙烯的晶区、非晶区信号进行了分辨,通过分峰拟合确定了其结晶度,并与密度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在接枝聚合物以及共聚物的分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
|
|
|
1 |
薛奇;固体核磁共振在高分子材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6期 |
2 |
杨伟;渠荣遴;;固体核磁共振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6年12期 |
3 |
贺鹤勇;;固体核磁共振在分子筛研究中的应用[J];科学;1996年01期 |
4 |
孙毅;陈艳可;李建平;赵永祥;杨俊;;固体核磁共振中膜蛋白双交叉极化效率与动力学参数相关的定量分析[J];波谱学杂志;2017年03期 |
5 |
奚新国,许仲梓;固体核磁共振在水泥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江苏建材;2003年01期 |
6 |
丁克洋,杜有如,叶朝辉;应用相位循环方法抑制TOSS谱的残余旋转边带[J];波谱学杂志;1993年01期 |
7 |
孟庆安;固体核磁共振学[J];波谱学杂志;1984年Z1期 |
8 |
陈亮,黄淑萍,钞建宾;固体核磁共振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J];山西化工;1995年02期 |
9 |
张磊,杨光,陈群;交叉极化时间对分子间交叉极化的影响的研究[J];波谱学杂志;2005年03期 |
10 |
李杰森;核磁共振样品旋转和液面下降[J];仪器仪表学报;1982年02期 |
11 |
盛太成;;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法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1986年11期 |
12 |
丁克洋,杜有如,叶朝辉;二维旋转边带分解实验[J];波谱学杂志;1993年02期 |
13 |
夏佑林,胡建治,叶朝辉;四极核旋转边带的抑制[J];波谱学杂志;1990年01期 |
14 |
梁力鑫;邓风;侯广进;;固体核磁共振魔角旋转条件下的定量交叉极化技术(英文)[J];波谱学杂志;2020年01期 |
15 |
方永浩;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在水泥化学研究中的应用[J];建筑材料学报;2003年01期 |
16 |
曹渊;徐彦芹;夏之宁;;固体核磁共振在介孔分子筛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09年09期 |
17 |
丁坚;;核磁共振设备日常维修与维护的策略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年03期 |
18 |
张志兰;王宁;唐丹丹;舒婕;李晓虹;;固体核磁共振Multiple-CP定量技术的参数优化与应用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1年03期 |
19 |
田丽平;;核磁共振设备的维修与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