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其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日俱增。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其结构性质有关。中孔活性炭因具有较大的孔径和孔容和相对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其更适合负载催化剂等化学物质,适于做电极材料及生物工程等领域中的多孔材料,因此中孔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寻找一种合适的代用燃料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为甲烷,是一种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人们将预吸附水的湿活性炭用于天然气存储,可大大提高天然气储量。在本论文的研究中,以毛竹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了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较大中孔体积的活性炭。考察了以竹质活性炭为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的性能,发现中孔的存在有利于电容器电容量的提高。将竹质活性炭用于甲烷存储方面的研究发现,湿活性炭材料的甲烷储量比干料储量有很大提高,在活性炭材料内有甲烷水合物生成。
大气“温室效应”与地球变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排放到大气,被认为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排放的CO2进行填埋或者回收利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研究了活性炭材料对不同气体的吸附性能,以探讨其用于气体分离的可能性。实验考察了活性炭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存储性能。研究发现,由于有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湿活性炭材料的二氧化碳储量比干炭储量有很大提高。二氧化碳的充放气研究表明:湿活性炭存储不仅可有效提高二氧化碳的储量,而且充放气迅速。在不同充气压力下,大部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在100分钟内完成。充放气过程中湿活性炭上的热效应远远小于干炭。
|
|
|
|
1 |
魏娜,赵乃勤,贾威;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新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2 |
李梦青,王新征,居荫轩,郑永丽;钙催化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3 |
王鹏,张海禄;表面化学改性吸附用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炭素技术;2003年03期 |
4 |
崔静,赵乃勤,李家俊;活性炭制备及不同品种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炭素技术;2005年01期 |
5 |
窦智峰;姚伯元;;高性能活性炭制备技术新进展[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6 |
李平;;净水机中的活性炭应用[J];炭素;2006年03期 |
7 |
程淑云;;活性炭的改性及应用进展[J];河北化工;2007年06期 |
8 |
艾秋红;刘琳琪;王良芥;罗和安;;活性炭对吡啶气固催化氯化制备2,3,5,6-四氯吡啶的影响[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
9 |
彭宏;肖鸿;尹华强;;二氧化碳活化对蜂窝活性炭制备及其性能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08期 |
10 |
李荣斌;廖文俊;邓国民;杨若凡;赵斌元;;活性炭基脱硫复合材料的制备[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1 |
李学良;邢高瞻;刘爱菊;;碱性浸洗处理对生物质基活性炭性能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
12 |
潘能婷;苏展军;莫家乐;奚红霞;夏启斌;李忠;;新型微波适应型复合活性炭的研制及其微波再生性能[J];化工学报;2011年01期 |
13 |
宋晓岚;张颖;程蕾;丁意;常彩民;;活性炭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11年07期 |
14 |
李小锋;王永棣;邓拓;马建平;邓春玲;庞菊玲;侯鑫;;活性炭蜂窝体干燥开裂的影响因素[J];工业催化;2011年01期 |
15 |
张小康;蒋豫;赵军;吴光前;;活性炭的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12年01期 |
16 |
贺德留;钱世江;金钰;;吸附制冷用活性炭材料的研制及性能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12年02期 |
17 |
刘尚文;汪红;王早文;;复合滤质材料与活性炭对病毒的作用比较[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4年03期 |
18 |
张引枝;用于贮存天然气的活性炭[J];新型碳材料;1994年01期 |
19 |
朱贞颖;袁威;柯瑞华;任如山;;吸附气体的活性炭材料再生技术的研究及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13年06期 |
20 |
谢志刚;刘成伦;;微波辐射法制备活性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