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多臂星状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客体包裹能力的研究
【摘要】:
超支化聚合物与传统线性聚合物相比,表现出许多奇特的性质。目前,超支化聚合物在生物医用材料、非线形光学材料、固体离子表面改性、超分子化学、纳米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两亲性星型多臂聚合物由于还具有胶束特性,在基因治疗,药物传输与释放,纳米结构材料制备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由于用两亲性线性聚合物自组装合成聚合物胶束,其结构并不稳定,而利用树形分子合成,则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耗原料的缺点。本文利用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和ε-已内酯(CL)为主要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两亲性星型聚合物来制作分子胶束。具有操作简单,原材料易得等优点。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反应温度,原料比例对合成反应以及产物的影响,以及对产物进行端基改性,并对不同聚合物进行阴离子染料相转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以确定产物的包裹能力。在实验中,我们确定聚合反应在130度下效果较好,对分子量为1万的HPEI而言,CL与氨基比例为40:1时产率最高。
在相转移实验中,我们确定改性后,聚合物包裹能力有一定提高。但考虑到改性实验的损失比较大,因此在工业应用中直接使用合成的星型聚合物比较经济。但在医学等领域,则应该使用改性后的星型聚合物。
|
|
|
|
1 |
洪玲,王新灵,赵喜安,唐小真;多检测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超支化聚氨酯表征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2 |
赵辉,罗运军,张文栓,李国平;超支化聚(胺-酯)对PVC力学及流变性能影响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7期 |
3 |
贺庆国,林童,白凤莲;线性及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J];科学通报;2000年22期 |
4 |
彭权刚
,白凤莲;水溶性超支化聚对苯撑乙烯的合成及与硫化镉粒子的复合[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3年05期 |
5 |
冯宗财,吴文杰;偏苯三酸酐-环氧丙烷丁基醚合成超支化碱溶性聚酯[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4年06期 |
6 |
赵辉,韩迎娜,王果;羟端基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与表征[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7 |
贺庆国
,白凤莲;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功能化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3年05期 |
8 |
彭汉,董宇平,贾德民,唐本忠;易加工、热稳定和高效发光的超支化聚苯的合成[J];科学通报;2004年24期 |
9 |
曹胜光,翁家宝,林雪芳;一种超支化分子液晶性的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2年05期 |
10 |
寇会光,施文芳;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0年05期 |
11 |
张娜,赵崇峰,封瑞江;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与端基改性[J];热固性树脂;2005年03期 |
12 |
于世钧,赵洪霞,李悦生;新型超支化聚芳酰胺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通报;2003年12期 |
13 |
张锐,高濂,郭景坤;非均相沉淀制备Cu包裹纳米SiC复合粉体颗粒[J];无机材料学报;2003年03期 |
14 |
史先磊;史铁钧;慕春明;;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分离和稳定性改进[J];应用化工;2007年11期 |
15 |
赵静;刘勇健;;磁流体制备中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其包裹条件的影响[J];应用化工;2008年02期 |
16 |
张启义;邓起宏;胡凯燕;;包裹纳米粒子的囊泡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对称结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7 |
焦志辉;张孝彬;程继鹏;陶新永;贺狄龙;;碳纳米管/Zn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2008年03期 |
18 |
刘铁军;;安全环保型保险粉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8期 |
19 |
曾少敏;刘丹;姚畅;陈爱芳;徐祖顺;;高度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11期 |
20 |
单妍,高濂;PbS纳米晶包裹碳纳米管的原位合成[J];无机材料学报;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