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技术转移研究
【摘要】:
随着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关于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逐渐增多。在我国,关于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还是多基于原有技术转移的理论范畴,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大学技术转移还并不多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引入知识管理并展开对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非常必要。
本文从知识的视角,认为大学技术转移中的转移只是手段,而最终实质是通过大学和企业自身知识的增长,来提升双方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点之下,本文逐步探讨大学技术转移的各种因素,认为大学的技术转移主要受到环境因素、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大学技术转移的动力分析,本文结合信息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建立了大学技术转移博弈模型,并指出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大学的知识投入量和比例(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比例)、产学结合组织的新知识创造能力和大学贡献知识的透明程度影响着企业对大学知识转移路径的选择。
基于界面理论,本文对大学技术转移中的渠道和界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大学技术转移的过程中,相对于大学系统和企业系统,还存在着一个大学企业球形界面系统,这个系统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起到阀门的作用,该系统运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技术转移的效率。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学技术转移的过程模型,该过程模型包含大学技术知识转移模型、大学技术知识扩散模型和大学技术知识发酵模型三个部分,分别从指向性转移、非指向性转移和知识增长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三个模型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从而一起描述了大学技术转移的微观过程。最后,本文尝试以BDSJ公司NdFeX技术转移失败的例子对以上理论进行了实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