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安全高效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李学杰  
【摘要】: 电子政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内容,也是当前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领域。电子政务本身的特点(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化)对其安全性和管理技术与方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根据建设一个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的需要,论文重点研究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评估与增强技术,集成管理平台及其关键技术,MPLS承载网络流量工程与流级负载分配技术。具体工作如下: 1.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评估与增强技术研究。针对政务系统的多业务、多平台,以及设备种类繁多,用户分散等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决策树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的安全树体系,将决策树用于层次分析法,使得评估模型的层次可自动调整,并采用了小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与简化,得到了新的信息安全评估模型。采用安全树模型,对实际政务系统进行评估后发现,其主要的安全弱点是已有的大量的政务应用系统采用了基本的HTTP协议提供服务,虽然使用简单、方便,但是此方式的认证强度较低使得政务系统的整体安全性下降。本文针对实际的政务系统中认证强度较低、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消息摘要的双向认证框架,解决了加密算法简单、固定和用户不能鉴别服务器身份等问题,使得系统的安全“短板”增长,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2.电子政务系统管理平台的优化设计与实现。针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本文在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技术基础上,与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技术相结合,构建了集SNMP和LDAP于一体的电子政务管理平台。通过将SNMP客户端嵌入到用户端,保证了用户的访问能力。并且引入虚连接的概念,使得用户只能通过管理平台才能访问电子政务系统,保证了系统管理的统一性与安全性。 3.MPLS网络流量分配算法分析与多MPLS路径动态流量分配技术。政务网络的一个主要要求是在有限的传输资源条件下,实现对用户和一些应用的QoS。对基于网络拓扑的负载分配算法和基于资源的负载分配算法的分析表明:单纯的基于拓扑和基于资源的负载分配不能满足诸如QoS等服务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可分配流量的多MPLS路径的动态流量分配算法。考虑到实现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MPLS信道阻力概念的业务分配技术,采用单向延迟测量的方法来间接表示路径的资源使用情况,对流量进行优化。在可分配流量基础上提出了MPLS网络业务流级多径动态流量分配机制,该机制在业务流级对数据包进行分类,基本解决了乱序问题,而且只需要边缘路由器的参与,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仿真表明:由于新方法综合考虑了排队延迟和丢包率等因素,因此能够保持多条并行的LSP的流量分配的公平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叶小榕;邵晴;;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J];科技导报;2011年21期
2 罗珊珊;;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合同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1年08期
3 庄仁团;;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J];海峡科学;2011年05期
4 刘伟章;彭细正;;电子政务发展如何破题“共享与协同”[J];信息化建设;2011年08期
5 于庆复;;对无线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6 王晓峰;张则敏;刘琪琳;丁伟恒;;军事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9年S1期
7 吴秋萍;;基于SOA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4期
8 苑旭昊;;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6期
9 张陈一郎;;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10 徐海生;;浅析计算机档案的保护方法[J];华章;2011年23期
11 王秋艳;朱民;;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分析与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8期
12 鲍海燕;;基于ASP技术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研究与实现[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3 刘金晶;陈滔;陆顺;徐晓川;;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其安全性[J];科技传播;2011年15期
14 赵健;;浅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15 韩海燕;;浅析如何提高新时期档案信息的安全性[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16 胡健;;以信息安全控制原理为基础的安全网络技术[J];才智;2011年23期
17 杨坤;杨庚;;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溯源方法的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7期
18 姜斌;;论高校网络安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19 杨萍基;周苏婷;;浅析网上支付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07期
20 ;生物护照安全性遭质疑 德国专家声称已破解生物护照芯片[J];生命世界;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小艳;;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阚劲军;周志逵;;Web Services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探索[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3 齐冬梅;;电子政务与政府能力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唐京利;;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结构[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学军;;基于J2EE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申林;;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务员勤政行为评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7 王谦;刘国明;;推进电子政务与提高行政效率[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文泽江;;基于Struts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9 陆宝华;;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锐昕;杨国栋;;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的策略选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杰;安全高效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杨洋;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3 陈福集;电子政务系统中面向公众的信息集成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4 董海欣;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汪朝晖;椭圆曲线密码的安全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刘春年;电子政务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陈晓月;禽流感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周四清;数字水印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9 陈冰;川苏救心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胡伟跃;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的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立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策略及其系统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熊军;MPLS VPN的研究及其在湖北电子政务网中的应用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3 陈丽娜;电子政务系统在网络招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永忠;公钥基础设施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金雪妹;客户关系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林蔓;数据库加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秦志华;电子政务中安全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杨志逍;地市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构建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王洪彩;电子政务及其在房地产监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明峰;VPN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燃;电子政务如何降低IT投资风险[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7年
2 黄洁;关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N];财会信报;2005年
3 江西农业大学 陆伟 喻兵权;关注饲料安全性的现代问题[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吴幼祥;中年家庭理财更应注重安全性[N];杭州日报;2005年
5 记者 李根;我市电子政务系统启用[N];德州日报;2009年
6 马立国 尚辉 李绍勇;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建设项目通过评审验收[N];东营日报;2010年
7 记者 沈则瑾;挪威馆分享先进电子政务系统[N];经济日报;2010年
8 记者 于伟慧 特约记者 陈循静;万宁开通党政电子政务系统[N];海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王玉君;新一代国产一体化电子政务系统开建[N];人民邮电;2011年
10 ;武汉达梦:建设电子政务系统[N];中国电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