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陶瓷平面磨削表面波纹度和动态特性的试验研究
【摘要】:
工程陶瓷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军事、航空航天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其加工方法一般为金刚石砂轮磨削。但磨削产品的表面往往会留下波纹,这严重影响了它们的使用性能。如果能采用某种方法消除或尽量减小该波纹,在实际应用中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氧化锆和氧化铝两种工程陶瓷平面磨削时的振动和表面波纹度为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工件表面存在两种波纹,一种由强迫振动产生,可称为疏波;另一种由自激振动产生,可称为密波。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工艺参数(砂轮转速、工件速度、磨削深度)对氧化锆陶瓷工件表面疏波的影响。结果表明,磨削深度越大,工件表面疏波幅值越大;而工件速度和砂轮转速对其影响比较复杂,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
分析表明工程陶瓷磨削时主轴很容易发生自激振动,从而导致工件表面密波的出现。并且磨削深度和工件速度越大,工件表面密波的幅值越大,同时还证实工件速度对主轴自激振动的影响更大。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工艺参数对波纹度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磨削过程的动态特性来实现的。并证实磨削刚度、几何干涉作用和动态磨削力幅值对疏波的影响较大,而砂轮的接触刚度对密波的影响较大。
通过比较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的表面波纹度,可知前者较大,原因在于两种材料的去除机理不同。
|
|
|
|
1 |
陈世兴;;工程陶瓷及其应用领域近况[J];江苏陶瓷;1986年01期 |
2 |
李迎杰,张弘韬,李享德;PCD刀具加工氮化硅基工程陶瓷的合理切削速度[J];工具技术;1997年06期 |
3 |
张凯,张建华,牛清涛;工程陶瓷的电火花加工及加工表面的耐磨性分析[J];电加工与模具;1997年02期 |
4 |
詹捷,陈小安,王永刚,梁福军;工程陶瓷材料精密加工技术[J];机械工艺师;1998年06期 |
5 |
董海,张弘韬;测定工程陶瓷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几种方法[J];磨床与磨削;2000年01期 |
6 |
金天石;工程陶瓷及其设备在冶炼工业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8年02期 |
7 |
陈锡让,王忠琪,于思远,林梦霞,张珊;工程陶瓷小孔激光加工[J];天津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8 |
佘继红,江东亮,郭景坤;热等静压工艺在工程陶瓷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J];无机材料学报;1996年03期 |
9 |
唐群国,李壮云,张铁华,余祖耀;水介质下工程陶瓷的摩擦特性及其在水压元件中的应用[J];液压与气动;2002年07期 |
10 |
张凤莲;磨料水射流切割工程陶瓷机理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4年06期 |
11 |
;陶瓷专业书刊及资料[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5年05期 |
12 |
袁慧,王成勇,魏昕;工程陶瓷的游离磨料研磨加工工艺[J];机械工艺师;2000年03期 |
13 |
于思远,林彬,林滨,林梦霞;工程陶瓷超精密磨削表面质量的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2年05期 |
14 |
赵勇,赵波;工程陶瓷珩磨加工的表面质量试验研究[J];矿山机械;1998年04期 |
15 |
徐红岩,李国平;工程陶瓷疲劳磨损性能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6 |
唐群国,李壮云,张铁华;工程陶瓷在水压元件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8期 |
17 |
毛志敏;陶瓷材料的高精度加工试验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96年05期 |
18 |
张勤河,张建华,贾志新;金刚石工具钻削加工工程陶瓷孔的研究(Ⅰ)[J];磨床与磨削;1998年01期 |
19 |
关振铎,胡冬昉;作为工程陶瓷的设计依据——抗弯强度的评论[J];现代技术陶瓷;1994年04期 |
20 |
黄春峰;工程陶瓷零件的车削工艺[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