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传统临港产业区的可持续性更新研究

靳瑞峰  
【摘要】: 传统临港产业区是城市的重要历史地段,它的产生与发展浓缩了人类的整个工业文明;它的衰落是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必然结果;同样,对它的更新也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临港产业区的更新关系到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传统临港产业区的更新研究。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几个著名的传统临港产业区更新案例进行剖析,总结归纳出传统临港产业区更新的相关规律,并将其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融合,衍生出传统临港产业区的可持续性更新模式,进一步又从更新的价值观、更新的具体方式、政府与开发商的投资合作方式以及更新后的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对更新模式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重点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相结合,提出传统临港产业区可持续性更新的概念与原则,并借鉴现代城市设计的手法分析传统临港产业区外部空间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区城市格局的整合、交通系统的完善、景观视觉系统与活动场所系统的整合以及建筑实体的控制,进而得出传统临港产业区可持续性的外部空间更新方法。对大连的举例研究是为了进一步阐述传统临港产业区外部空间的可持续性更新方法,检验该理论在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传统临港产业区中的适用情况,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大章;关于北京历史街区保护及改造的建议[J];建筑师;2005年03期
2 陈文颖,吴宗鑫,何建坤;全球未来碳排放权“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李茂林;城市改造与城市交通问题探讨[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常民,刘岩,彭波;浅谈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2005年16期
5 蒋丽娜;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轻型钢结构体系[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徐乾清;防洪减灾对策及洪水风险评价中须妥善处理的几个问题[J];中国水利;2005年17期
7 云美玲;方彪;;加强城市水务工作 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水利;2005年04期
8 刘大春;戴永年;杨斌;马文会;;云南省铟资源的合理开发[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s1期
9 陈伊恂;;怒江水电开发是怒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云南水力发电;2005年06期
10 ;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北京宣言[J];太阳能;2005年06期
11 吕林标;傅镇申;;服务也是资源[J];中国水运;2006年02期
12 王晖;唐静;刘静;;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3 刘希真;;企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电气时代;2006年04期
14 王军;郝玉;龙江平;;渤海区域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岸工程;2006年01期
15 魏秦;王竹;;地区建筑原型之解析[J];华中建筑;2006年06期
16 俞丽敏;尤海燕;;建立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可持续发展[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7 林冬;崔建强;;城市地下道路环境影响评价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18 刘强;黄薇;桑连海;;我国跨流域调水管理问题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6期
19 紫含;;立足自主创新实现核电可持续发展[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6年01期
20 张雄;;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法律保护初探[J];大众标准化;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斌;;科学发展观与浦东的可持续发展[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全国矿山地质及21世纪可持续发展研讨会[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3 徐刚;;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思考[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4 叶民强;张世英;;区域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调控系统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郭丕斌;;西部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密;屠玉麟;何谋军;;浅析《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孟丽静;;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以承德兴隆县为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王艳秋;;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大庆经济可持续发展[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晓彤;;实现可持续的小城镇建设:治理的视角[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姜立娟;;环境保护法的生态学审视[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2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3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4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蔡自力;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张周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张安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瑞峰;传统临港产业区的可持续性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刘修岩;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河南大学;2005年
3 塔娜;内蒙古镶黄旗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刘玉为;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浅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温小英;延续地域特色,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镇[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杨薇薇;关于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崔雁;风景名胜区近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任鑫鹏;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9 宋瑞;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10 赵君;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仲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车险部);人保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N];中国保险报;2003年
2 北京团结湖中学 郑苏艳;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王 曹英;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命脉[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4 记者 杨威;2006中国海洋论坛在象山举行[N];中国海洋报;2006年
5 郑易生;可持续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牛文元;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N];光明日报;2006年
7 黄鹏翔;大庆:呈现可持续发展勃勃生机[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8 孙长征;浅论水与可持续发展[N];济宁日报;2007年
9 本刊记者 廖晓华;行走瑶里,追问“可持续发展”[N];江西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世界”[N];建筑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