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FOXP2基因—语言起源与习得的结构基因组学诠释
【摘要】:
标准社会科学模式和整体互动主义的哲学观分别将语言习得诠释为“因教而会”的刺激——反应过程和为实现有效社会交际而完成的婴儿牙牙学语与母式儿童指导语之间的对抗过程。现在,这两种观点越来越受到结构基因组学有关“语言/言语基因”(FOXP2)最新研究成果的挑战。笔者认为,语言学与分子生物学(尤其是结构基因组学)、哲学、人类学、考古学、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广泛而深入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有助于彻底理解语言起源和习得问题。在此前提下,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现代哲学的分析与现代科学的标准相结合的路向。通过将现代哲学严谨的思辨分析(即对标准社会科学模式和整体互动主义的反思)和现代科学交叉研究的最新成果(即FOXP2基因的发现之旅和进化历程)相结合,笔者提出整合模型以解释语言起源与习得问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笔者论证了语言起源和语言习得都是环境进化性和基因环境性共同作用的产物,而非标准社会科学模式所倡导的环境单因素作用模式和整体互动主义所提倡的先、后天综合作用模式。本文的结论是语言/言语的本质既非对环境的模仿,亦非对社会的妥协。语言作为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能力,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单一基因的偶然突变和人类在自然选择压力下为实现优胜劣汰并将族群内部交流错误最小化的动机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语言能力可能在人类的生存和进化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
|
|
1 |
俞建梁;;国外FOXP2基因及其语言相关性研究二十年[J];现代外语;2011年03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