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CO_2滚动转子膨胀机内部相变膨胀过程机理分析与可视化试验研究

安青松  
【摘要】: 本文针对CO_2带膨胀机制冷热泵循环中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了该工质在膨胀机中的内部相变膨胀过程的理论分析和试验观察。 论文首先从“基团贡献法”的研究思路出发,将常规复杂的GWP值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进而对一些复杂结构的工质的GWP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与给出的参考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宏观性质GWP是物质微观各部分基团性质的综合表现,有利于对未来合成的新制冷剂的GWP性质作出预测性判断。基于对制冷剂各种性能评价标准的对比分析,论文对制冷剂提出了“自然度”评价标准的概念,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未来制冷剂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明确了未来制冷剂主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CO_2等自然工质。 论文认为CO_2膨胀机是提高CO_2热泵系统性能的关键部件之一,膨胀机内部膨胀过程涉及从超临界到亚临界并有相变,有复杂的机理。本文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膨胀机内部相变过程进行了探讨。根据调研的相关理论,从不同模型中进行分析对比,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理论和模型。论文根据提出的综合模型对膨胀机的相变膨胀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从参数变化以及汽泡驱动力将膨胀过程进行了简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始核化、自由膨胀和有限膨胀阶段,计算结果表明与观测数据能够吻合保持一致。 为直接观察到CO_2膨胀机内部快速降压的全过程,本文设计了两种可视化的实验装置。第一个装置是高压CO_2快速降压试验试块,为区分汽泡和油滴,在润滑油中添加荧光示踪剂,采用高速摄影仪对CO_2与润滑油混合物的快速降压过程进行试验观测。研究发现:降压速率越大,产生的汽化核心数越多,形成的稳定汽泡直径越小。第二个装置是对原CO_2滚动活塞膨胀机进行了改造,添加了内部LED光源,并在汽缸上加工安装耐压石英视窗,对膨胀机端盖及活塞进行了精加工研磨目的为了增加其反光性,实现了膨胀机内部相变膨胀过程高速摄影观测,拍摄了大量膨胀机内部CO_2相变过程的连续图片,通过图像处理可跟踪单个汽泡的行踪,为膨胀过程的理论分析提供实测数据。 最后,根据相变成核理论和增加分子聚集度的可能,考虑跨临界循环不存在制冷剂凝结过程,在系统中注入“不凝性气体”,对压缩过程和放热过程没有负面影响,对膨胀过程和蒸发过程增加体相内的汽化核心数,起到正面作用。通过分别添加适当比例两种“不凝性气体”试验结果来看,都对膨胀机的膨胀功回收性能有所提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管海清,马一太,李敏霞,杨俊兰;CO_2摆动转子膨胀机的设计分析与性能测试[J];流体机械;2004年12期
2 李敏霞;马一太;苏维诚;;CO_2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摆动转子膨胀机样机的研制开发[J];太阳能学报;2008年09期
3 管海清 ,马一太 ,李敏霞 ,杨俊兰;CO_2滚动活塞膨胀机的摩擦学系统分析[J];家电科技;2004年Z1期
4 查世彤,马一太,李丽新,李敏霞,管海清;CO_2跨临界循环中膨胀过程的对比与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4期
5 马一太,邢英丽,查世彤,李敏霞,苏维诚,李丽新;CO_2跨临界循环膨胀机回收功的实验研究[J];流体机械;2003年12期
6 李敏霞,马一太,苏维城,管海清;CO_2跨临界循环滚动活塞膨胀机的研究与开发——试验测试部分[J];天津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7 汤学忠;全低压空分设备启动操作中几个问题的分析[J];深冷技术;1975年03期
8 陈宜林;1LP-16.6/50-6型膨胀机事故简介[J];深冷技术;1976年03期
9 苏荣礼;55-201型膨胀机维修简介[J];深冷技术;1976年03期
10 ;制氧工问题浅解(二十一)[J];深冷技术;1977年01期
11 陶兴华;1LP-16.6/50-6型膨胀机支块衬套采用尼龙[J];深冷技术;1977年06期
12 刘良绅,甘国文;液氦生产中的若干问题[J];深冷技术;1981年01期
13 李新民;PZK-14.3/40-6型膨胀机气阀螺母的改进[J];深冷技术;1983年06期
14 邵件 ,包裕弟 ,沈永年 ,冯仰浦 ,张朝涵;转动喷嘴膨胀机的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84年03期
15 桂永鑫;PLK-8.33×2/20-6型透平膨胀机的操作[J];深冷技术;1985年02期
16 K.Kauder;傅敬熙;;利用余热的螺旋膨胀机[J];能源工程;1990年01期
17 钱伯章;膨胀机回收工艺气体压节能技术[J];能源技术;1995年04期
18 季照林;透平膨胀机轴承反复损坏故障及修复[J];深冷技术;1997年04期
19 蔡春郎,周举仁;透平膨胀机六种常见故障的处理[J];深冷技术;1998年01期
20 管海清,马一太,李敏霞,杨俊兰;CO_2滚动活塞膨胀机的设计与性能测试[J];制冷与空调;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兰;马一太;李敏霞;;CO_2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敏霞;马一太;刘圣春;苏维诚;;CO_2热泵摆动转子膨胀机样机的研制开发[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元广;王伟良;金建;;生物能源与CO_2减排领域的热点战略研究方向——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的发展思路及若干科学问题分析[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4 邹定辉;;长时期的高CO_2浓度生长条件对羊栖菜光合作用没有下调的作用[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5 冯振刚;;CO_2激光在自体表皮移植术中的应用[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刘程惠;胡文忠;姜爱丽;田密霞;王艳颖;何煜波;金黎明;;超临界CO_2萃取牡蛎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条件优化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南北红;赵青松;;不锈复合钢板的CO_2半自动焊接[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8 王勇;李海龙;张俊清;赖伟勇;刘明生;;海南香茅油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的优化和筛选[A];海南省药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钟华;蒲彪;胡旭;;超临界CO_2萃取麻疯树籽油工艺的响应面优化[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樊丽华;聂阳;;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青松;CO_2滚动转子膨胀机内部相变膨胀过程机理分析与可视化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李敏霞;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转子式膨胀机的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查世彤;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膨胀机的研究与开发[D];天津大学;2003年
4 黄鸿雁;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气体流场及热交换的模拟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芳;大气CO_2、CH_4和CO浓度资料再分析及源汇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顾伟;低品位热能有机物朗肯动力循环机理研究和实验验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戴耀;钯催化CO_2、CO的转化及C-N键偶联反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冯黎明;基于朗肯循环的发动机废热回收理论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侯颖;川西亚高山复合群落中岷江冷杉和四种草本植物生长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东晓;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传质机理及其膜过程模拟和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CO_2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结构改进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美兰;CO_2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模拟计算及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赵丽;逆循环装置中代替节流阀的双转子膨胀机的设计与模拟[D];天津大学;2010年
4 徐善雷;新造船舶CO_2指数计算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曲亚琳;高密度CO_2诱导羊肉糜凝胶的形成因素及机理初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朱赛;表面改性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7 朱赛;表面改性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8 谢菲;球形活性炭对CO_2吸附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谌艳珍;双台子自然保护区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机制与潜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梁丽丽;超临界CO_2萃取含油污泥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文;国产PTA膨胀机已达到国际标准[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黄军宏;员工创新,需要领导临阵助推[N];工人日报;2006年
3 记者 雒永春通讯员 付秀勇 蒋庆;西北油田轻烃收率达九成五[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李化治;加快由“大”向“强”的转变[N];中国冶金报;2011年
5 付新新 范永光;知识成就梦想[N];中国石化报;2006年
6 邓天富;“铸”川空品牌 走一流之路[N];四川政协报;2006年
7 宋玉春;分等级回收:碳二回收新理念[N];中国石化报;2005年
8 李彦荣白宗菊;小处着眼 节资创效[N];中国石化报;2007年
9 李锋 黄军宏;“洋装置”改姓“国字号”[N];经理日报;2006年
10 徐红;技术攻关促进项目投产当年达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