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
【摘要】:
为了在存款机构由于经营问题或金融危机导致破产时保护储户的利益呢,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得到产生和发展,实行至今经历了70多年,期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先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弊端在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的费率规定标准。所以,设计一个合理的存款保险定价成为解决当今存款保险制度弊端的关键。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际上多年来对存款保险定价进行探索的成果,理清了存款保险定价的主要路径。
存款保险定价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题。本文首先介绍存款保险制度的特征、起源、发展和在其他各国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存款保险定价的情况;然后总结了国际上和我国关于存款保险定价的主要研究成果。由此引出本文的主体部分—中国存款保险定价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分三个途径对存款保险定价进行探讨。
Merton的期权定价方法仅局限用于那些可得到其资产净值的市场估值的银行。实际上,这意味着看跌期权方法仅限用于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的银行。为了增强Merton期权定价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对银行资产价值At和σt计算方法的改进,这些改进包括了银行现金流的计算、风险的确定、折现率的调整等。之后根据上市银行的股权价格通过市场模型估计存款保险的定价,结合二叉树定价方法,推导出基于随机赔偿的存款保险收益定价模型,并利用参考银行进行了实证研究。
根据IMF相关指引,银行的价值主要由其资产价值决定的;而信贷资产的价值与信贷资产的质量密切相关。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绝大部分为信贷资产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了计算,并通过期权计算得到了银行信贷资产的价值,将信贷资产的价值与银行存款总量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了基于信用风险的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这是根据我国银行贷款业务为主体所进行的新的尝试。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国实行风险调整的存款保险费率计算方法,主要评级基于CAMEL定价方法。而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有效的CAMEL评价体系。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首先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对部分商业银行进行风险评级,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分析,得出了存款性金融机构风险特征费率矩阵,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个实践性制度,最根本的立足点还是应用。我们通过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提出了我国存款保险定价的路径选择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阶段,可以采取风险评级的定价方法;之后逐步过渡到信用风险为主的定价方法;最终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完善和绝大多数银行的上市,实现基于收益的存款保险定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