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与效益研究
【摘要】: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是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也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伟大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现代企业纷纷投身其中。但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投入大、周期长、涉及因素多,高风险等特点,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较高的失败率。因此,对如何控制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全文综合运用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期权理论、系统工程理论、运筹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理论等多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知识,在借鉴与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了在不同情况下企业进行信息化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框架与模型,并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实际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理论研究了企业信息化投资价值与信息化绩效之间的关系。
本文在研究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风险控制方法时,从多个研究视角对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首先,为了解决企业如何识别与衡量信息化投资决策所面临的风险因素问题,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风险分析解释结构模型,可为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全面控制风险提供完整的分析框架;其次,为了解决企业经常面临多个信息化项目如何投资选择的问题,结合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多个信息化项目投资决策的风险控制框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在多个信息化项目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使管理者在进行信息化投资决策时更具有柔性;最后,结合企业集团信息化投资的特点,构建了以企业集团总部为上层,子公司为下层的二层规划的投资决策模型,可以保障企业集团的信息化投资获得集团整体效益最优,为企业集团信息化投资决策提供一个有据可循的科学决策过程。
本文在研究信息化投资价值与企业绩效关系时结合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连续数据,运用了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分析模型、VAR模型以及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从多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可以为我国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
|
|
|
1 |
王福海;周本濂;;企业信息化典型案例分析[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2 |
龚炳铮;;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对策[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
3 |
胡文博;宋鸿馨;杨国民;王远功;郭春雨;;从爱地鑫信息管理系统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4 |
王福海;;前言[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5 |
程玉民;张国平;;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
6 |
孙巍;孙宝华;;企业云计算调研与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
7 |
苏明;;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A];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8 |
梁钢;;企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A];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第九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C];2006年 |
9 |
于明国;殷晓冬;周耀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信息化实施探讨[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
10 |
李波;曾安平;冯雪武;陈强;;管理因素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