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科技人才定价复杂性研究

刘志宏  
【摘要】: 在快速变革,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是科技和知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高素质创新型的科技人才是知识经济最稀缺的资源。本文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将现代非线性复杂性理论、预期理论和博弈理论运用到科技人才定价分析中,并结合人才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次建立相关的模型,分析主体之间的互动策略和均衡,根据不同情况下供需双方的相互关系,分析科技人才定价预期的动态变化,进行仿真模拟,最后从科技人才定价激励和期权价值评估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定价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文的创新工作如下: 首先,当今时代,企业对科技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本文应用博弈理论的相关知识,探讨了科技人才招聘过程的相关问题,建立了科技人才外部招聘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博弈均衡规律的相关分析;同时建立了科技人才市场价格博弈复杂性模型,分析了其均衡点的特征,最后提出博弈定价策略,以保证企业与科技人才双方效用最大化。 其次,结合国内外研究工作,针对我国科技人才市场的不完善和信息不完全对称,本文在介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应用非均衡蛛网模型和预期理论建立科技人才预期动态博弈定价,并通过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数值仿真分析了博弈主体间的复杂定价行为。 第三,由于企业中科技人才与企业所有人之间存在激励不相容的代理问题。本文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委托人(企业所有者)和代理者(科技人才)之间的关系,建立确定环境和不确定环境情况下的委托-代理的最佳收益合同,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科技人才定价的激励问题进行修订定价探讨。 最后,科技人才管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多阶段性,科技人才期权应该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多期复合实物期权。本文借鉴期权理论方法,界定了科技人才复合实物期权的有关基本概念与特征,建立了科技人才价值复合实物期权评价模型,确定最终定价方式,以体现科技人才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较为系统地将科技人才定价理论与方法应用到科技人才市场和企业实际中,并专门针对科技人才进行科技人才定价模型的探索性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以及较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于德胜;张晓娇;;浅谈实物期权两种定价模型的比较[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2 王勇;付时鸣;;农地征用补偿的实物期权分析[J];改革;2005年09期
3 陈璇;;实物期权在内蒙古奶牛养殖决策中的应用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涛;单娟;;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实物期权模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5 申玥;;实物期权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雅虎和阿里巴巴并购案为例[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6 秦笙;陈阳;袁放建;;基于中国市场的房地产期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7 杨金强;杨招军;;部分信息下实物期权的定价和风险对冲[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4期
8 何沐文;刘金兰;;基于实物期权的外包时机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2011年05期
9 谷晓燕;何锋;蔡晨;;风险条件下基于实物期权的研发项目多阶段评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4期
10 徐和祥;;给人才定价[J];干部人事月刊;1994年11期
11 邢凯华;;S-M期权定价模型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12 蔡强;曾勇;;专利投资分析的期权博弈方法综述[J];系统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3 文庆能;熊素红;;基于期权原理的产品定价策略分析[J];金融经济;2005年06期
14 杨春雷;;企业并购定价的期权博弈分析[J];金融经济;2005年20期
15 赵星;董晓松;;我国民营资本嵌入创新孵化的壁垒、模式与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5期
16 张侠;;我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17 田高良;李留闯;齐保垒;;连锁董事、财务绩效和公司价值[J];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18 蒋伟民;;期权机制在供应链协调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14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青;张金隆;毛明松;;基于实物期权的移动服务风险管理改进策略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金戈;朱卫东;;基于实物期权的并购决策及目标企业价值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田盈;蒲勇健;;基于实物期权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李玮玮;盛巧燕;吴优;;基于实物期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决策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志娟;肖虹;;新所得税法激励了R&D投资吗?——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值分析[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6 王贵斌;吕云霞;肖超荣;;实物期权在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上的应用[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洪玉;黄霆;;房地产研究中的实物期权方法[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韩丹;杨淑娥;段海艳;;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危机成本的估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贺宝成;;实物期权在R&D中的应用及思考[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魏素艳;肖淑芳;陈琰;;高新技术企业实物期权的识别与估价[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宏;科技人才定价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丁姗姗;不确定条件下基于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D];浙江大学;2010年
3 廖俭;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公司流动性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肖建;风险投资对我国科技创业项目基于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彭若弘;实物期权波动率及价值对电信投资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徐枫;风险投资决策评价中的实物期权理论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陈金龙;实物期权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艾小莲;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9 朱新财;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网络的管理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温晓芳;实物期权在半导体产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昕;实物期权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姜丽丽;基于实物期权的房地产延迟开发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欢;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购估值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孟祥乾;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小柳;在投资项目时间有限情况下的实物期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苏娜;实物期权在战略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丁园;实物期权在供应链投资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李羽姝;实物期权理论在银行信贷政策的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颉超;基于实物期权的电网项目经济性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陈率;基于实物期权的煤炭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梅 冯晶;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许世刚;实物期权:风险投资决策新视角[N];江苏经济报;2006年
3 刘岚 祁军 译;实物期权超越净现值[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吴静淼;初试实物期权 金融街Excel双赢[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汤益民 佘传奇;实物期权定价理论及其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6年
6 刘凌冰;装修中的“困惑”与实物期权理论[N];期货日报;2007年
7 黄群慧 王钦;当前企业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邓政宏;吴洪:3G投资不会威胁国民经济软着陆[N];通信信息报;2004年
9 陈雯;期权在或有资产会计确认中的应用[N];财会信报;2005年
10 中信建投期货 祝强;商品、通胀与组合管理[N];期货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