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期负荷预测技术的电能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
针对国内外工业用电采用基础电费和实际用电费用两部制电价的情况,研究针对拥有多台大功率电弧炉的高能耗冶金企业,通过对负荷进行均衡调节,降低最大负荷,从而降低基本电费的用户需求侧能量控制系统。短期负荷预测(Short Time Load Forecasting,STLF)算法是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完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对目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研究动态进行分析,对主流短期负荷预测算法原理、方法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说明本研究工作的实际背景、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针对拥有多台大功率电弧炉供电系统负荷波动大、负荷容量难以选取的问题,独创性地提出一种基于阈交理论的负荷分析、计算新算法。该算法利用负荷中超阈值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构造一个阈值能量函数,获得阈值选取的依据。推导出穿越强度的计算公式,利用供电系统瞬时功率对阈值的穿越强度考察已选阈值的合理性。
依据历史负荷数据,给出GM(1,1)模型最优原始数据长度的确定方法,利用残差修正、等维新息等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针对灰色理论、重建相空间G.P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各自特点,独立提出一种将上述算法模型相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算法(G-G-NN)。该算法利用灰色预测的累加生成和重建相空间的G.P算法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变换,生成规律性较强的时间序列相空间,而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获得比使用单一神经网络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实时性。
针对所研究系统短期负荷序列既有波动性又有特殊周期性的特点,利用小波良好的时频分析特性,将不同频率混合信号分解成不同频带上的信号,在各个尺度空间上利用不同的神经网络进行预测,而后进行重构完成预测。对利用不同小波函数进行预测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实际算例表明该算法可进一步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
提出一种联合数据挖掘与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期处理,将海量输入进行压缩,取其聚类中心作为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而后利用交叉验证判别法选择SVM的最优核函数,最终完成短期负荷预测。实际算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克服数据有限性、不完整性及影响因素复杂性等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完成钢厂电能控制软件的研制和调试工作,利用Visual C++编程语言编写相关软件,形成可视化的人机交互式界面,实现对钢厂负荷的预测、控制和综合管理软件。
|
|
|
|
1 |
汪峰,于尔铿,阎承山,李晓彬,刘军,刘永奇;基于因素影响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报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年08期 |
2 |
高山;短期负荷预测的神经网络实现[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6期 |
3 |
周佃民,管晓宏,孙婕,黄勇;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研究[J];电网技术;2002年02期 |
4 |
戴文进,付小科;基于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02期 |
5 |
赵宇红,赵学成,肖金凤;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1期 |
6 |
邓培敏;陈明华;佘恬;;Elman网络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04期 |
7 |
阙连元,叶世勋,丁剑明;开放式SCADA/EMS系统支持的在线负荷预测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10期 |
8 |
赵琳;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技术[J];山西电力技术;1998年01期 |
9 |
程旭,康重庆,夏清,沈瑜;短期负荷预测的综合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9期 |
10 |
刘耀年,祝滨,曾令全,张文生,李月玲;一种利用可加性模糊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新方法[J];电网技术;2003年08期 |
11 |
程其云,孙才新,张晓星,周湶,杜鹏;以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互补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及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10期 |
12 |
张昊,吴捷,郁滨;电力负荷的模糊预测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12期 |
13 |
刘耀年,张文生,张玉霞;一种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新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1年04期 |
14 |
赵剑剑,张步涵,程时杰,陆俭;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J];电网技术;2003年06期 |
15 |
姜飞,龙子泉,林峰中南电力设计院;模糊神经网络在电力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3年08期 |
16 |
张晓,敬东;基于快速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J];继电器;2000年12期 |
17 |
刘耀年,张文生,张玉霞,殷立新;基于模糊聚类理论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方法[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8 |
贺蓉,曾刚,姚建刚,青志文,沈新祥,刘明清;天气敏感型神经网络在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7期 |
19 |
梁海峰,涂光瑜,唐红卫;遗传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1年01期 |
20 |
林开英,俞集辉;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中的数据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
|